地攤上的拖鞋 作品

第113章 這裡是贗品區

 負責程家父子審訊的兩個小組的負責人,在休息室碰頭。

 甲:“我這邊都撂了。”

 乙:“我這邊發病了。”

 兩人把情況簡短對了一下,馬上反應過來:

 程家父子提前設計過口供!

 他們想把事情全部推到一個75歲的老人身上,這個年紀,就算認罪了,判的時候也要減刑。

 “現在怎麼辦?”

 負責審訊程老爺子的民警乙,摸了摸腮幫子,有點惱火。

 房間裡的老頭子現在還只是要求看病,等會兒還不知道出什麼么蛾子呢。

 “沒事,我先把我這邊的結果,通知給市局的領導。”

 民警甲的情緒穩定,他確實審出了乾貨。

 “反正突破口在市局那邊。”

 被稱為“突破口”的邱大師,這時候正抱著一小杯綠茶,一口一口細細品著。

 要坐牢,但也要優雅。

 自從他答應和警方合作以後,待遇好多了。

 唯一讓他不太開心的是,時不時會來個人,拿著剛搜查出的證據,問他還有沒有沒交代的。

 這種話總是讓他肝顫。

 “邱俊春,你聽聽,這件事有沒有印象……”民警拿著剛得到的情報,向“突破口”求證。

 “有的有的。”邱大師聽完後,忙不迭的點頭:“這些假貨,也是我之前說的,一個叫李老七的傢伙送過來的,你們還沒逮到他嗎?”

 “這你就不用管了,伱只用回答我的問題。”

 民警語氣嚴肅,繼續提問。

 當問到程家給海林博物館捐文物的事兒,邱俊春

 “這事兒我沒聽說過,不過之前程家倒是經常捐東西給博物館。”

 “是真是假我不知道啊,博物館裡的東西,程老闆跟我說是真的,我就當他是真的。”

 “讓我幫他賣,我當然就照做了呀!所以這個事算不到我頭上。”邱俊春還不忘洗白自己。

 “那這種號稱是博物館裡出來的東西,都賣給誰了,你還有印象嗎?”民警問。

 “這個我真記不清了。當時我們辦了個小展覽,我們賣的國寶,不對,是假貨,價格都不高,便宜的才幾萬塊。”

 “那些老頭老太太,都搶著上來給錢,而且買完就跑,生怕被人惦記上。”

 民警點點頭,把這些東西記錄在筆記本上,接著“啪”的一聲合上本子。

 “行了,你準備一下,等下會送你去醫院檢查。”

 “太好了,終於要去看守所了嗎?”

 邱俊春一口氣把杯子裡的茶喝光,咂咂嘴,臉上的表情很滿足。

 “你好像,很期待?”民警驚疑的問了一句。

 “期待談不上,我早點去,佔個好點的床位。因為我有預感,過不了多久,會有很多人進來陪我。”

 ……

 兩天後,海林博物館迎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

 一行四人,全部是省博物館的鑑定專家,他們接受了津門市公安機關的委託,要鑑定一下程家人,給海林博物館捐的文物。

 用劉隊長的話說,東西有可能是“贓物”,是程家人用涉案資金購置並捐贈的。

 如果價值太高,需要收回,用來賠償受害者。

 “那你們直接把東西全拿走啊!”張揚很乾脆。

 雖然都是些贗品,但按高仿賣的話,加起來還是能賣個千把塊呢。

 “哪有這麼簡單,要先估價,確定賠付資金不夠的時候再回收。”

 “這種捐出去的東西,我們都是有程序的。”

 一句“有程序”,讓張揚不得不特意起了個大早,來博物館門口迎鑑定人員。

 “歡迎各位專家光臨海林博物館。”

 專家團隊的四個人,為首的叫杜世明,是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的現任委員。

 剩下三位,則是省文物鑑定委員會的成員。

 “張館長,幸會幸會。”

 杜世明親熱的握住張揚的手,臉上笑容燦爛。

 “早就聽說海林博物館的新任副館長,年輕有為,沒想到比我想象的還要年輕啊!”

 “杜老師您過獎了,我今天總算是見到國寶級的鑑定專家了,等會兒還要好好向您請教。”

 張揚禮貌的挨個和專家們打了招呼。

 這些專家,因為專門負責涉案文物的鑑定,身份特殊,幾乎不能接私人鑑定的活兒,他們到底是什麼水平,張揚不清楚。

 不過在他們來之前,張揚聽說了一個故事:

 兩年前,臨海海關發現有一批疑似文物想要出境,但上報的人在申請單上寫的是“高仿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