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眼前一黑

 曾經被列為“臨海市的十二大必遊景點”的海林博物館,因為館外發生了命案,最近冷清了不少。

 好幾個博物館的老人都走了,好像博物館明天就要倒閉似的。

 但就是在這麼重要的時候,海林博物館的實際話事人,汪國聲、汪大師,卻沒待在館裡穩定軍心,而是跑到了張揚的工作室。

 並且主動提出,想和張揚合作一起直播鑑一次寶。

 “汪老師,來直播鑑寶的很多寶友,他們拿來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幾百塊的小東西,讓您老這樣的專家去看,有點大炮打蚊子的意思。”張揚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他倒不是真覺得汪大師咖位太大了,畢竟那些去參加《尋寶》的民間收藏家,手裡東西的質量,和張揚平時鑑定的差不了多少。

 張揚真正擔心的是,網友喜歡整活兒,老人家的接受能力可能沒那麼強,到時候氣氛尬住可就不好了。

 “鑑寶哪有什麼大炮和蚊子的說法,能幫人把東西的真假分辨清楚,不就夠了嗎?”

 汪大師對張揚的話不以為意,笑呵呵的說道。

 “我看過你的節目,不少人來鑑定文玩啊、象牙製品啥的。你忘了,我以前就是靠鑑定雜項收藏品出名的?”

 見老人連他“雜項鑑定專家”的名頭都搬出來了,張揚只好同意他一起直播。

 在汪大師出鏡前,他先給直播間的網友們做了下說明。

 “兄弟們,今天有一位重量級的嘉賓要來。”

 “那些可能把自己送進去的東西,我只能說,你們要慎重一點,不多解釋。”

 “雜項的收藏品,像竹雕、木雕、文房四寶這些,伱們可以盡情的招呼,有這位老師幫忙,我肯定能給你們分析的明明白白。”

 【不會是搞鑑定的警察吧?】

 【也有可能是博物館的】

 【兄弟們,是時候把傳家寶拿出來了】

 【給新來的嘉賓一點點震撼】

 “行,那咱們先歡迎

 張揚一邊點接受連麥,一邊起身歡迎汪大師坐到他旁邊。

 他的視線還在汪國聲身上呢,就看到老人臉上露出了非常驚訝的神情。

 什麼事,能讓一個歷經風霜的八旬老人,露出這樣意外的表情?

 張揚趕緊轉過身,寶友展示在鏡頭裡的東西,讓他眼前一黑。

 小小的一張圓桌上,並排擺著三本顏色發黃、線裝的舊書,每本上面都有相同的名字《金評梅詞話》。

 “嘿嘿嘿……張老師,請問,這個能看嗎?”

 說話的是個聲音有些青澀的寶友,年紀應該不大。

 在看到重量級嘉賓,是位白髮蒼蒼的專家模樣的老人後,他有些騷氣的笑聲戛然而止,瞬間變得禮貌起來。

 要是汪大師不在,肯定能看啊,而且還要和直播間的網友一起看。

 但是現在,張揚一時間有點失語。

 “你這幾本書,我都看過。”汪大師開口打破了沉寂。

 嗯?什麼情況?這書有什麼門道嗎?

 張揚趕緊觀察起來,果然,這些書有說法。

 繁體字的線裝書,生產日期在,1933年?

 看張揚一臉認真的樣子,汪大師偏著頭問他:“你以前也看過?”

 “沒有沒有。”張揚迅速否認:“汪老師,這個你來說吧,我對這些書沒什麼研究。”

 “我只看得出來,這些書應該是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東西。經歷戰火,還能保存的這麼完好,實屬不易。”

 “何止是不易啊。”汪大師感慨道:“這種書,三三年的時候,由【燕京古佚小說刊行會】集資,燕京的孔德圖書館出版,一共只印了120套。”

 “魯迅先生和鄭振鐸先生,兩人都各自買過一套。”

 “這一套書,也是現在我們俗稱的萬曆本。”

 【臥槽,肅然起敬!】

 【這老先生是誰啊,像親身經歷過一樣】

 【汪國聲大師你們都不認識?從小在燕京城的典當行學藝,什麼沒見過】

 【張大師不是倒斗的嗎?怎麼這種層次的人都認識】

 “這位持寶人,這是你家裡傳下來的,還是自己買的啊?”

 “只有這三本了嗎?一套應該是十本。”汪大師輕聲問道。

 寶友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問了張揚一句:“張大師,這個不違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