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上的拖鞋 作品

第31章 工地出品,必屬真品

 聽說張揚要去給尋寶節目做志願者,金總監莫名其妙的笑得很開心,跟張揚說:

 “去吧,我已經讓他們把直播間標題改成《我去錄節目了,後天見》。”

 “你是志願者,近水樓臺,記得和那幾個鑑定專家,每個人都合張影,到時候可是宣傳的好材料。”

 “那我還要來公司化妝?”

 “不用不用,臉部的細節可以p呀。”

 張揚聽完心情複雜,不過看在金總監准假很痛快的份上,他答應去試試。

 其實,試不了一點。

 他被分到的是“行人引導組”,小組的任務是,負責從學校大門口、到活動場館的路上,幫來鑑寶的人指路。

 具體到張揚,就是在校門口指路。

 純純的苦力。

 穿上冰袖、戴上草帽,就算攝像師拍到他,上了電視,別人也認不出來。

 ……

 次日上午十點,電視臺的工作人員把“尋寶,走進臨海”的海報立起來,張揚也就開始了一天的志願活動。

 “小夥子,電視臺鑑寶,走哪條路啊?……”

 “喂!我車能開進去嗎?……”

 “我不是來鑑寶的,我是來臨大找人的……”

 “兄弟,你看我這東西漂亮吧?這可是國寶!……”

 問路的人形形色色,還有不少自來熟,主動上來找張揚聊天。

 平時,張揚都是視頻鑑寶,寶友很少露臉,今天一下子見到這麼多鑑寶人,他也算長見識了。

 誰說玩古董的都是上了年紀的?

 起碼張揚見到的人裡,年輕人和中老年人差不多四六開。

 不過老年人容易被騙倒是真的。

 好幾個疑似“國寶幫”的寶友,都是退休的老人。

 “臨海的民間收藏家,水平不行啊!”

 張揚在校門口看了大半天,心裡有了這個初步的結論。

 真貨很少見,大部分都是現代的仿品。

 大海里撈針,撈出來的幾件真東西,還都是晚明、清朝的物件兒,不值幾個錢。

 當然有很大可能,真正值錢的東西,寶貝的主人不會輕易讓人看見。

 站了一天,沒有什麼讓人精神一振的寶貝,到下午的時候,甚至連問路的人都沒有了。

 張揚只能坐在門衛室旁邊的臺階上,玩手機。

 手機快沒電的時候,突然有人從旁邊碰了碰張揚的胳膊。

 一抬頭,一個面色黝黑,穿著工地用的黃背心的老漢,正咧開嘴看著張揚。

 “兄弟,你是收古董的不?”老漢笑嘻嘻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