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蓋世之才

 吳忠賢心中想了許多首有關送別的詩句,但總覺的和現在氣氛差上幾分。

 他和司驚蘭都不是那種矯情之人,分別總會有再見時。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吳忠賢藉著月光,最終選定了詩聖他老人的那首《望嶽》。

 僅僅是開篇兩句就足矣讓司驚蘭震撼,隻言片語便道盡了泰山秀美綿延遼闊,雄俊磅礴。

 又因大秦龍脈自泰山而起,所以司驚蘭下意識認為,吳忠賢是在借泰山比喻大秦王朝,心中再一次感嘆道,天底下怎麼會有如此驚世之才!

 吳忠賢站在街角,望著不遠處的萬家燈火,胸中咄咄,深吸一口氣隨即堅定地說道: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司千雲雙眼瞪大地看向吳忠賢,一臉震驚地呢喃道:“原來你真會寫詩啊!我還以為你是在吹牛呢...”

 話語剛落便吃到了一記板栗,而那人卻不是吳忠賢,反倒是司驚蘭沒忍住伸手就是一下,心中不由道一聲:手感真好...

 吳忠賢無奈地看向小火雞,也不知道這丫頭是真傻還是假傻,此時跳出實在是太煞風景了,他都懷疑再這麼發展下去,這丫頭遲早真就被打傻了...

 司驚蘭收回左手,目光卻全在吳忠賢身上,在她眼中吳忠賢所想要表達的意思反倒成了另一層含義。

 吳忠賢借遊歷泰山的經歷,比作初見大秦帝國的強大繁盛,被其所吸引心曠神怡,一個“鍾”字更是把整首詩一下寫活了。

 整個泰山會有如此震撼心絃的景象,大秦萬里江山又何嘗不是呢?泰山雄壯奪天地之神秀,而大秦更是一統八方四海萬國來朝,又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天地奇觀呢?!

 接來那句更是絕豔!泰山山前被旭日照亮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

 泰山在自然規律下一曉一昏被泰山所分割出陰、陽兩面,暗合天理循環陰陽兩分,這更加驗證了司驚蘭心中的猜想,大秦帝國若想江山永固,必須順應天道給予萬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