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 作品

第三十章:錯過

 “森田先生,您一下子買這麼多,您能拿的動嗎,需不需要我給你安排一個人幫您一起送回去?”

 “不用,我可以的。”程默一鞠躬,然後輕鬆拎起這一摞報刊雜誌出了書屋。

 “森田先生您慢走。”菊池明也很禮貌的鞠了一個躬。

 這些報刊他不能帶回去,以免被姐姐程華髮現了,因此,他只能先找個旅館,開個房間,先找一下自己想要的東西。

 記者證開房雖然會留下痕跡,可虹口的旅館,你要是沒有日本人的證件,根本開不到房間。

 程默一口流利的日語,加上貨真價實的記者證,很容易就找在一家旅館開了一個房間。

 這些報刊,他現在沒有時間一一的去看了,只能挑重點報紙和刊物,因為之前在做交通員的時候,也是通過它們來傳遞信息的。

 有些暗語別人看不懂,招工啟事,尋物啟事這些不起眼的小告示,都可能傳遞出相關的信息。

 這些他東京的時候受過訓練的,因此直接可以從記憶中調用。

 比如,這份《東京日日新聞》的夾縫中一個寵物領養的信息,其實蘊藏的信息是,寵物的主人近期離開東京,準備前往中國天津,對照報紙出版的日期,就可以推測出他來上海的時間。

 中日在淞滬爆發大戰,從日本來中國,只能先前往天津或者青島,再坐船前來上海。

 但是船票很難買到,所以什麼時候能到,不知道。

 他知道自己等的人來了,不過先去了天津,從天津再取道轉來上海,但具體什麼時間就不知道了。

 報紙上的信息說是九月初就出發了,而九月和十月,中日在淞滬大戰,雖然天津與上海之間並未斷航,但茫茫人海,他也不知道自己要等的人是誰,怎麼去找呢?

 如果人來了上海,他一定會想辦法聯繫自己的,原定是等到了上海後,在《東亞日報》上刊登一則尋人啟事,只要他看到了,就能獲知見面的信息。

 現在也只能碰運氣了。

 在上海的報紙售賣一般有兩個渠道,第一就是公開書店和書報亭,第二,就是賣報的報童。

 日本人的報紙,中國人大多不願意購買,基本上也都集中在虹口的日本僑民居住區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