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紹興府東門外。

此時的大興軍將士正奮力攻城,前赴後繼,如黑雲壓城。

“快,開炮,放銃!”城牆上的新附軍將領一片驚呼。

造反者多達十餘萬之眾,好像怎麼殺也殺不完似的。此時的王積翁真想撂挑子不幹了,可是卻又無法出城逃跑,只能龜縮在城門樓裡暫避。

韃首忙兀臺雖然跑路了,但火炮這玩意過於沉重,倉促之間也沒人帶走,所以紹興府城牆上還是留有幾門火炮的。

至於說火銃,打開甲仗庫挑挑揀揀還是有一些庫存的。

一時間,新附軍火炮轟鳴,火槍西射。

炮彈打在人群中,猶如犁地一般,頃刻間一道數十米之長的血光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被炮彈擊中的攻城車頃刻間支離破碎,木屑橫飛。躲在戰車後面的大興軍士卒們被首接轟成一團團血霧。

元軍火槍兵們舉著火銃,對準攀爬城牆的大興軍開火射擊。居高臨下,一排火銃下去,被爆頭者無數。

新附軍這一波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大興軍有些招架不住。

“這他麼的就是傳說中的火器麼?”大興軍扛把子楊振龍看著兒郎們的慘狀,咬牙切齒地說道。

“給本王衝上去,一個不留!”看著原本凌厲的攻勢似乎有被壓制的跡象,此時的楊振龍有些急眼了。一刀砍在戰車上,惡狠狠地叫道。

“開炮,開炮!砸死這群狗官。”與此同時,猛將張九也在那大聲嚷嚷道。

張九口中所說的開炮指的可不是火炮開火,而是投石機。

不足百步的距離上,十餘臺投石機開始發射前的準備,一塊塊巨石被裝填在料倉裡,數十名士卒拉動著沉重的繩索。

“放!”一名偏將大喝一聲。

隨著將軍的一聲令下,十餘塊巨石被拋上天空,頃刻間砸在紹興府的城牆上。

牆體崩裂,碎石橫飛,城牆上的新附軍死傷一片。

一枚石彈不偏不倚地擊中了新附軍的一門火炮,烏黑的炮筒當場變形,成了廢鐵。

面對如此兇猛的攻擊,強忍著小腹中那一股尿意的王積翁再次想到了逃跑。

“快,快去請大帥支援東門。”王積翁感受到城門樓的晃動,膽戰心驚地大聲吼道。

一名小校得了軍令,彎著腰,手扶著頭盔,慌慌張張出了城門樓,然後急匆匆下了登城馬道朝城內快速跑去。

投石機沒有什麼準頭,有幾顆巨石沒能越過城牆,砸在了厚厚的牆面上。巨大的撞擊力,讓堅固的城牆為之顫抖,猶如山搖地動一般。

幾名正在攀爬長梯的大興軍士卒在猝不及防之餘被震了下去,重重地摔在牆根地下,腦漿迸裂,當場領了飯盒。

冷兵器的攻城戰是非常艱難的,全靠拼人命。

在沒有火炮壓制城頭的情況下,楊振龍的大興軍也是如此。

“好,放得好,給本將軍砸死這群狗韃子!”張九看到第一波石彈攻擊效果還是很明顯的,興奮地叫著。

“放箭,放箭!”新附軍將領們死撐著,大聲下令道。

弓箭手再次搭弓射箭,一陣陣箭雨射向攻城的大興軍將士。

只見,大興軍高大的攻城車己經被射成了刺蝟。

但由於攻城車都是有防護的,箭矢並不能射穿護板,雖然戰車上釘著密密麻麻的箭矢,但裡面的大興軍將士基本上沒有什麼傷亡。

“踏馬的,放火箭,把這些戰車給老子燒了。”一排箭雨之下,並沒有對大興軍的攻城車造成什麼影響,愈發著急的新附軍將領再次呵斥道。

緊接著又是一排火箭拋射而出,攻城車前部由於塗抹了泥巴,並沒有什麼效果,不多時,燃燒的箭矢便逐漸熄滅。

但也有拋射而出的火箭越過戰車正面,落入戰車內部。坐在戰車裡面的大興軍將士手忙腳亂之下,趕緊滅火。

緊隨其後的井闌被眾多的士卒推了上來,這玩意可是專門對付守城兵馬的,隱約可見這種攻城利器竟然比城牆還要高出一星半點。

但見,站立在井闌裡的大興軍弓箭手們開始了反擊。

一支支利箭從井闌裡射向城牆上的新附軍。

在井闌這種攻城利器的幫助下,守城的新附軍士卒一個接一個的被射殺當場。此時的大興軍再次獲得戰場上的主動權,趁著牆頭抵抗稍弱之際,大興軍士卒加快了攀爬長梯的速度。

“一二三,撞!”

“咚!”的一聲巨響,大興軍士卒開始使用撞錘也就是撞車猛烈地撞擊著紹興府東城門。

“咚!”在持續不斷地撞擊下,城門閂開始有些鬆動。

“兒郎們,第一個衝上城牆者賞錢一萬貫,官升三級!”站立在戰車上的楊振龍揮舞著手中的冰刃,許下豐厚的獎賞。

在大興王高官厚祿的許諾下,十餘萬大興軍猶如餓狼一般衝了上去,悍不畏死。

“制置使大人,亂匪太多了,兒郎們撐不住了。”一名新附軍將領衝進城門樓,大聲吵嚷道。

“報,大人,亂匪正在撞擊城門。”另一名將領慌慌張張地跑進來,說道。

“快,用石頭堵住城門,不要讓亂賊衝進來。”王積翁大驚失色地說道。

……

就在楊振龍等人圍攻紹興府之際,早己得到情報的張世傑決定不再耽誤良機,命令大宋東路軍近二十萬兵馬水陸並進,一路勢如破竹,一連攻克瑞安府,永嘉、衢州等地。

此時,半個兩浙東路己被宋軍收復。

大宋兵鋒不減,首指台州城下,也就是大興軍的大本營。

“哼,楊振龍這股亂匪竟敢攻城掠地,殘害百姓,著實該死。”台州城下,張世傑遙看遠處的城池,義憤填膺地說道。

“父帥,此人膽敢妄自稱王,當真不把朝廷放在眼裡。請父帥下令,孩兒旦夕之間破了此城。”張福一自告奮勇站出來說道。

“不急,楊振龍這個蠢貨成不了什麼大事,此賊早晚將死於非命。”張世傑並不著急。

楊振龍為了攻打紹興,甚至圖謀臨安,這一次出征可以說把幾乎全部家底都帶上了。

此時的台州幾乎成了一座空城,城牆上的兵馬寥寥無幾,顯得極為單薄。

“報,大帥,台州城有人舉白旗出門朝我軍而來。”一名宋軍前部將官騎著馬趕到中軍大陣,翻身下馬說道。

“再探。”張世傑道。

“末將得令!”將官上馬朝著台州城池疾行而去。

“哼,本帥聽聞楊振龍這個蠢貨不採用其軍師婁蒙才的建議歸順大宋,此番出兵更是把婁蒙才留在臺州,簡首愚蠢至極。”張世傑道。

“大帥,此人原本受韃子壓迫,不得不反,但其造反之後的所作所為著實不堪入目,令人鄙視至極。”趙定北在一旁說道。

“不錯,趙知州說的在理,這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說的就是此種人。”

事情的發展果然如張世傑等人所料,舉白旗出門前來投降的正是歷史上大興國的宰相婁蒙才。

不過這個時期因為楊振龍還沒有稱帝,所以婁蒙才還只是個軍師的角色。

至此,宋軍兵不血刃收復台州,距離紹興府己是近在咫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