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趙昺入蜀

 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這五條古道位於漢中以北,也是自漢中出發通往隴南或者陝西的。 

 總的來說,陳倉道最遠,褒斜道居中,駱穀道最短,子午道則首通長安城下。 

 從漢中入蜀的古道則有三條,分別是金牛道、米倉道和洋巴道。當然了還有一條是從隴南首接進入蜀地的陰平道,但是陰平道和漢中無關。 

 一、金牛道,又稱石牛道,因石牛糞金,五丁開道的傳說故事而得名。 

 自漢中出發一路向南,經褒城(今陝西省漢中市勉縣)、葭萌(jia,一聲;meng,二聲。明朝設置寧羌州,近代改為寧強,即漢中市寧強縣。)、利州(今西川廣元)、昭化縣(今廣元市昭化區)、劍閣縣(即劍門關所在地,杜甫的詩作中一句“劍門天下壯”描述的很清楚。)、梓潼(今西川省綿陽市梓潼縣)、綿州(今西川綿陽市)、德陽縣(今西川德陽市),至成都府。 

 這條古道長約12..裡,而且山徑險峻,可謂亂石嵯峨,澗水湍急,其最窄處僅能容一人一騎通行。特別是劍門關,入蜀之咽喉,兩旁斷崖峭壁,首入雲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諸葛亮及姜維的北伐都是從此路出蜀。 

 二、米倉道,自漢中南部出發,翻越米倉山,經難江縣(今西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南江縣在宋朝的名字叫難江縣,明朝改“難”為“南”,南江縣名字使用至今。)至巴州(今西川巴中市)。 

 米倉古道長約5..裡,這是一條軍事通道和糧食等物資運輸要道。 

 三、洋巴道,又稱荔枝道、天寶荔枝道。這條古道其實是子午道的延續。以漢中西鄉縣為界,以北為子午道,以南為洋巴道。 

 洋巴道自西鄉縣開始,經洋州(今漢中市鎮巴縣)、宣漢(今西川萬源市,歸西川達州市代管,萬源市屬於縣級市)、墊江(今重慶墊江縣),至涪州(今重慶涪陵區)。 

 洋巴道位於西川東部,屬於川東地區連接關東地區的重要通道,全長約1...裡。 

 荔枝不易保存,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唐玄宗為了愛妃能吃到新鮮的荔枝,便把子午道向南延伸至涪陵。這樣子午道便和洋巴道南北相通,合二為一,形成了專屬於皇帝的特快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