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阿難答的野心

 位於京兆府(今西安)東北角的安西王府內。 

 安西王阿難答端坐在王位上,王府內幕僚、猛將齊聚一堂,陣勢頗為壯觀。 

 “殿下,大喜啊。”心腹阿里臺率先躬身行禮道。 

 “阿里臺,本王喜從何來?”美女相伴,左擁右抱的阿難答玩味地問道。 

 “殿下,屬下得到確切消息,海都在西北造反了,東北的乃顏也反了。大都共計發2.萬大軍,一路由阿術領兵1.萬討伐乃顏部,大汗本人更是率領1.萬大軍御駕親征。” 

 一個王府的心腹都敢這樣幸災樂禍,可見整個安西王府上上下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阿里臺把關於元大都忽必烈那邊的“最新”情報說了出來。 

 “哼,皇爺爺西面楚歌,爾等竟敢在此看熱鬧,是何居心?”阿難答冷哼一聲,對著眾人一頓斥責,說話期間還不忘了狠狠地捏了握在手裡的那顆葡萄。 

 “殿下,按照祖宗之法,大汗之位當有能者居之,今上自從登基以來,雖說打下了偌大的疆域,但這些年來的所作所為,可以說人神共憤。”八都辛也出來幫腔道。 

 “大膽!八都辛你竟敢誹謗皇爺爺,是不是本王平日裡對爾等太寬容了?來人!”阿難答勃然大怒道。 

 “殿下息怒,八都辛雖有冒犯,但說的也是實情。”阿里臺走上前阻止道。 

 “不錯,大汗天天喊著行漢法,行個屁的漢法,難道我等的祖宗之法還不如漢法麼?”一名魁梧的猛將站起來,憤憤不平地叫喊著。 

 這話說的就有點牽強附會了,如果說忽必烈行漢法有違祖制,那麼從小在特殊環境中長大的阿難答以及今日在場的眾人更屬於背叛蒙古舊習了。 

 阿難答最後的失敗也是和其信奉綠色有關。 

 原因很簡單,元朝大都內的大部分蒙古貴族皆視其為叛徒。 

 阿難答擺擺手,屏退了己經走進來的武士,然後端坐在寶座上一聲不吭,就這樣靜靜地看著臺子下面吵吵嚷嚷,議論紛紛的眾人。 

 雖然嘴上不說,可並不代表阿難答心裡沒有想法。事實上,此人比誰都想要得到那個位置。如果沒有想法,也不會緊急抽調巴蜀駐軍,甚至不惜放棄整個巴蜀大地了。 

 只不過,這種事情還是由下屬們提出來更好。 

 當年,趙匡胤醉酒之時“被人”莫名其妙地披上黃袍是如此。 

 發生在至元十九年三月,即1282年的元大都暴動,千餘人的“老百姓”打著太子真金的儀仗,拿著真金的邊防(出入證)進入大都,誅殺蒙元權臣阿合馬亦如此。 

 阿合馬可不是一般人,此人是蒙元中書省平章政事。右丞相伯顏、左丞相阿術常年領兵在外,蒙元的相權實際上由阿合馬一人獨攬。 

 刺殺阿合馬這件事,真金絕對是事先知道,至少持一種默許的態度,甚至有可能是主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