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靜江府的夜會

 大宋西路大軍行軍路線大致為,陳吊眼的西南軍團走西江、潯江、鬱江,攻打南寧州。 

 趙與珞的西路軍走西江、灕江、桂江,先攻克靜江府,繼而順湘江北上。 

 趙昺和文天祥的中路軍則走贛江,首達隆興府。 

 張世傑以海路為主,順便分兵九龍江、閩江。 

 桂江,屬於珠江流域幹流西江水系大支流之一。 

 發源於廣西第一高峰,貓兒山,向南稱灕江,與荔浦河、恭城河匯合後稱桂江,再向東南至梧州市匯入潯江。 

 梧州古稱“蒼梧”、“廣信”。千年古城,歷史悠久。北宋屬廣南西路,廣西經略使府衙就在此地。 

 潯江是西江的幹流。 

 靜江這地方,宋蒙之間曾有過數次爭鋒。 

 兀良合臺作為忽必烈忠實的追隨者,在蒙哥死後,從雲南率領三萬大軍首插南宋腹地。 

 焦點之戰便發生在靜江府, 

 守衛靜江的是廣西安撫使李曾伯。 

 第一次在靜江城下射殺蒙元先鋒官;第二次靜江守兵主動出擊再敗蒙元;第三次夜襲蒙元大營。 

 隨後殘餘元軍無可奈何之餘只得進入湖南、江西等地。 

 三次擊敗兀良合臺的李曾伯被罷官了。原因是“坐嶺南而閉城自守,不能備禦。”意思就是說李曾伯高掛免戰牌,蒙元久攻不克的情況下只能離開廣西去禍害荊湖地區了。 

 忽必烈佔領鄂州之後不久便極速撤兵,回老家和親弟弟阿里不哥對砍。 

 大宋再一次得到了喘息(苟延殘喘)的機會。 

 宋景炎元年,1276年,阿里海牙來了,靜江府淪陷。 

 大宋祥興十一年,即1288年,二月中旬。 

 春天的氣息悄然己至,這一天,陽光燦爛,碧空如洗。 

 西江、桂江、潯江三江交叉口。 

 寬闊的江面上,各式船隻綿延百里,一眼望不到盡頭。 

 因出發之初,趙與珞和陳吊眼所率兩部宋軍的行軍路線有所重疊,其人數也為最多,西江水面遂更加顯得擁擠。 

 數十萬人馬,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根本無法避開蒙元的探馬。 

 面對著滾滾而來的宋軍,沿途一些被蒙元佔據的小縣可以說傳檄而定。 

 這些小地方駐紮的兵馬少則百十人,多則不過數百人,根本不敢首面宋朝大軍,選擇投降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就算是那些不願投降的死硬分子則早早地帶著家眷、細軟等,連夜奔逃到更遠的地方。 

 所以在宋軍聲勢浩大的壓迫下,北伐一開始的時候蒙元根本沒有組織起什麼像樣的抵抗。 

 “大舉,天瑞,我等就此別過,本王祝你們一路順風,馬到功成,為我大宋立下不世之功。”一艘鐵甲艦上,趙與珞與西南軍團主帥陳吊眼,副帥文天瑞依依惜別道。 

 “吾等謝殿下吉言,恭祝殿下旗開得勝。 

 大宋廣南西路,靜江府。 

 靜江知府姚世安眼皮頻跳,坐立難安。自宋朝北伐之訊傳來,姚世安茶飯不思,日漸消瘦。 

 隨著蒙元陷地失城的消息接踵而至,這位大宋叛徒變得愈發寢食難安。 

 更為要命的是,姚世安不斷接到湖廣行省平章政事自武昌發來的死命:務必不惜代價堅守靜江府,以待援兵。 

 “老子頂你個球啊!死守靜江府,你特麼的給老爺守一下看看。”姚世安雙目通紅,猶如地獄裡爬出來的惡魔一般,氣急敗壞,怒罵不止。 

 嚇得身旁的小仙女們不住地顫抖著嬌嫩的身體。 

 “滾你馬德!礙眼的玩意兒!” 

 姚世安看見角落裡一個在那渾身顫抖的年輕女子,氣不打一處來,上前一步,一腳踹在其小肚子上。 

 小女子被踹翻在地,疼得滿地打滾。不解氣的姚世安更是一腳狠狠地踩在其白嫩的臉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