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郭守敬的折服(第2頁)

 “竟有如此威力?學生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朕聽聞若思在曆法天文上頗有造詣,朕雖不懂天文,但也知道歷之本在於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朕是明白的。” 

 “歷之本在於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郭守敬默默地重複這句話,心中感慨萬千。 

 (歷史上這句話其實是郭守敬自己說的。) 

 一時間的郭守敬陷入了深思。 

 久旱逢甘雨,他鄉見故知。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跟著趙昺一起緩步前行的郭守敬在這一瞬間,腳步略顯趔趄,心神有些不定。 

 這趙官家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來瓊州一段時間的郭守敬也聽到過坊間的傳聞,曾經嗤之以鼻的郭守敬,此時猶豫了,遲疑了。 

 腦海裡一遍又一遍想著趙昺的話,又一遍一遍的回憶著坊間的傳聞。 

 這趙官家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郭守敬一遍又一遍的思考著,莫非真的如坊間傳聞,趙官家天神下凡不成? 

 悠悠天下,誰懂我心? 

 曾經自認為“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郭守敬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清高。 

 三九天的海口皇宮,還是比較冷的,郭守敬蒼老的雙鬢上竟然冒出顆顆汗珠,順著臉頰眼看著就要流下來。 

 趙昺回頭看了一眼郭守敬,也不說話,就這麼緩緩地向前走著。 

 一邊走,一邊慢慢等待著。 

 久久之後,郭守敬對著趙昺再一次拜道:“學生此生唯有一願,便是將格物之學發揚光大,望陛下成全。” 

 差不多了,不過還要再加把火,才能徹底收服此人。 

 趙昺轉過身,把郭守敬扶了起來。 

 “若思啊,朕和你是一路人,你我雖然年齡相差甚大,但這並不妨礙你我的目標是一致的。” 

 “朕把這個稱為科學,也就是你所說的格物學。就比如,這彈丸為何能從槍筒之中射出?再比如一張紙和一塊石頭,為何石頭先落地。” 

 “再比如,同樣大的一個鐵球和一個木球,從同一高度同時拋下,哪一個先落地?” 

 “再比如,臨安有座黃妃塔,不站在塔頂使用尺子的情況下,能否測量塔的高度,又如何測量?” 

 黃妃塔就是雷峰塔最早的名字,都是同一座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