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的薇 作品

第104章 一顆種子

 晉王要去樓觀學讀書。

 這對長安所有人來說是一件大事。

 因為晉王去樓觀學讀書是陛下親自在朝堂上下的旨意,親自給晉王挑的先生,這算是樓觀學第一次在官面上獲得了認可。

 也算是對樓觀學而言第一次正名。

 對長安百姓、諸多學子,以及那些上不了國子學的官宦之家而言,官面上的承認,算是打消了他們心裡面的最後一點疑慮。

 局勢明朗了,皇子都能去的書院,想來是極好的,可以把自家的孩子送去。

 不是他們小心翼翼,而是有苦難說。

 他們的官位太低,家裡孩子多,能精心培養的只有一個,國子學進不去,樓觀學又不明不白,雖論才不論人。

 好是好,可是非議也多。

 但聽說什麼樣的學子都有,聽說商賈的子嗣都有呢,這可了得,自己的孩子怎麼能跟“賤人”之子坐在一起讀書呢。

 再加上自己家裡只能盡心培養一個,那選擇只能慎重又慎重。

 不像那些豪門大族,家裡不用精打細算,能把家裡的老二老三毫不顧忌的送去,就算學不到東西,也無所謂。

 他們的路家裡早都安排好了,年紀到了就做官。

 如今去樓觀學是因為有人管著,那裡的誘惑少,先生管的嚴,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省心,總比在長安禍害人要強得多。

 跟著晉王李治一起去樓觀學的還有皇帝的第六子梁王李愔,還有太上皇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嬰,這兩個明顯是不懂事的。

 每個人都帶了上百名僕役和護衛,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去南山打獵呢。

 李元嬰更是誇張,把自己養的獵狗都帶上了,光是衣衫都裝了一車,在長安買的好吃的都裝了七八車。

 結果剛出宮門就看到了寒著臉的李元嘉。

 李元嬰的笑臉瞬間就難看了起來,親自下車驅散了所有的僕役和護衛,就留下一個人當作今後的護衛。

 兩個人,兩匹馬,頭也不敢抬的從李元嘉身邊悄悄地走過,然後朝著仙遊衝去,仙遊那邊席君買已經等著了。

 先生李恪說,不要管皇子的身份,來了先打,打完了再教規矩,打親王席君買頭一次經歷,不但不怕,還頗為期待。

 李愔不怕李元嘉,李元嘉自然也不會去管他。

 等到了仙遊他的大兄李恪會教他做人,這些護衛怎麼去的,到時候一定怎麼回,說不定還能看到梁王捱打。

 李恪現在一門心思鑽研學問,學的是周禮,自己見了李恪那雙眼睛都害怕,更別說李愔了,去了能討到好才怪。

 李愔想在樓觀學好好地放鬆才怪,打不死他。

 李承乾主動要求送弟弟去樓觀學求學。

 如此行為獲得了朝臣的一致稱讚,稱太子兄友弟恭,侯君集等人更是上書稱讚,李二聞言很是開心,下旨賞了東宮先生於志寧等人教導有方。

 李承乾的馬車很大,裡面不光有他,還有太子妃蘇氏。

 兩人要完親了,如今正是培養感情的階段,長孫皇后也不願意看到兩人完親後還像陌生人的樣子。

 如果真是這樣,對子嗣不好,對今後的後宮管理也不好,夫妻要相敬如賓,也要如漆似膠,要有貼心的話。

 這樣才像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