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的薇 作品

第117章 顏白的摺子


 在李二的眼裡顏白的奏章不能算奏章。

 如果非要給顏白寫的東西說個名目,李二覺得顏白寫的摺子應該是家書或是信件,因為顏白寫的東西和奏摺一點都不沾邊。

 根據奏摺的內容不同,奏章的名目也不同。

 有請安折,奏事折,謝恩折,拾遺折等,這麼多類目的奏摺按照規定要一律用六行格式,每行十八個字,如果奏摺內遇到尊崇的字必須抬格,換行。

 折面上是第一個字就是奏。

 (唐律疏議職制》規定:“普天率土,莫匪王臣。制字立名,輒犯宗廟諱者,合徒三年。……上書若奏事,皆須避宗廟諱。

 有誤犯者,杖八十。若奏事口誤及余文書誤犯者,各笞五十,但其官號、人名、公私文籍,並不須諱,也就是說詩詞可以出現避諱的字,正式的文件是不可以出現的。)

 看顏白的摺子,李二是又愛又恨。

 愛,是因為顏白能把一件事講得非常透徹。

 看他的摺子不用思考太多,就像在聽一個故事一樣,他會逐步地告訴你他每一步的是怎麼走的,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在最後會有總結,會有自己的見解。

 恨,是因為寫摺子是用大白話寫。

 李二聽說,太子去仙遊的時候曾經問過顏白明明那麼的有才華,寫摺子偏偏要有大白話,結果顏白是怎麼回答的?

 顏白說話題太高端,人心太浮躁,白話文好,大白話就沒有歧義,只要認字兒就能看得懂,照葫蘆畫瓢都能做。

 每每想到這兒,李二氣得都想錘死顏白,狗東西,才唸了幾年的書就怕別人看不懂。

 氣歸氣,可李二還是打開了奏摺。

 開篇第一句:“聖人安好,如果您收到了臣的摺子,請麻煩找個跑腿的幫下我,給老爺子報個平安,孫兒在西域一切都好,就是曬黑了點,不日就要返回長安……”

 李二深吸一口氣,猛地一拍案桌兒,咬牙切齒道:“顏墨色,你別太過分,這是摺子不是家書……”

 上官儀當作聽不見,規規矩矩地站在那兒。

 拍完桌子,李二繼續看,只見顏白在摺子裡說道:

 “聖人別生氣,臣知道你應該又拍桌子了,臣這次西域之行不知不覺已經有三個月了,臣這次揚我朝之威,在西域已經滅部族二十三有餘,所得財貨十七車,牛羊無數,路遠我就不運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