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的薇 作品

第39章 大唐的匠人


 對付火藥的辦法要麼用水使其受潮,要麼用火使其爆炸,兩者滿足其中一個,就能讓它失去原本的威力。

 可當初在做的時候顏白就怕受潮,選擇了用銅管子,裡面還墊著一圈的桐油紙。

 正因為此,顏白才敢擱在床底的磚塊下, 在交到剪刀手裡的時候,他們一群人又進行了改進,那個配方顏白都不知道。

 剪刀自信滿滿地說,這個配方泡在水裡都不會受潮,這是來自宮中大匠的絕頂手藝。

 他說這話顏白還是信的,在顏白眼裡大唐頂級匠人的手藝,尤其是能混到宮裡任職的匠人,在顏白看來已經是近乎“道”一般的存在。

 青雀腰上掛著的那一朵銀製蓮花,人站在三米之外對著它吹氣,花瓣都可以搖動,佩戴它走路就像身上掛著一朵剛採摘的蓮花一樣。

 活靈活現。

 這種頂級的奢侈品,顏白認為就算擱到後世,用機器做也不一定做得出來。

 說到匠人顏白就是一肚子火氣……

 大唐匠人是受工部直接管轄,多少人,多少戶都登冊在籍,隨時聽候朝廷的召見,控制的極為嚴格。

 說來也氣人,明明是最有本事的一群人,他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供勳貴以及統治者奢侈性的消費。

 精美的金器,華麗的宮殿,等一切看起來十分具有美感的東西物件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其實,他們在技術上更是了不得,如力學、幾何學、光學等諸多科學內容他們都有自己的經驗總結和實踐。

 玄奘送給自己的那些書裡面都有記載,不過簡而概之,就一句話概括,怎麼做隻字未提,讓人恨得牙癢癢。

 例如《墨經》中所提出的”端“、“尺”、“區”、“穴”等概念,就和顏白後世幾何學上的點、線、面等概念相近。

 墨子和其學生早就做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實驗,都開始研究光沿直線傳播的奧秘了。

 老祖宗們都牛成這個樣子了,可現實呢,這些東西在大唐主流中是上不了檯面的。

 大唐律明確地說:工商雜類,不得預於士伍,不僅做不了官,更是被列為雜類,身份低微的可憐。

 更是被當作“禮物”,今日送這個小國一個,明日送那個小國幾個,一個和親,數千的匠戶就成了別人的。

 然後別人用著大唐匠戶帶來的技術,改變自己國家的衣食住行,在某一日大唐疲軟時候過來,它們就露出了獠牙,狠狠地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