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的薇 作品

第32章 王績的請求


 長孫皇后再次見到王績不免有些唏噓,腦海不自覺地浮現出王績的大兄王通,親兄弟兩人實在長得太像了。

 兄弟兩人不光長得像,就連那才學都是一頂一的好,可是無功先生不愛做官,在其好友太樂署焦革離開後他就棄官了。

 朝中人都說他跟他大兄王通一樣都是性情之人。

 看著被稱為“神童仙子”“斗酒學士”的王績緩緩而來,長孫皇后趕緊屈身行禮:“今日得見先生,依稀間宛如見文中子當面,蹉跎間已兩年未見先生,先生安好?”

 長孫皇后口中的文中子指的是王通,也就是王績的大兄。

 王績的大兄王通是前隋的第二個秀才,眾所周知秀才科是最難的一科,在王通考上秀才之前,他的前面只有杜玄正一人。

 自長孫皇后懂事以來,家裡諸位兄長學習的目標就是王通。

 那時候的王通妥妥地別人家的孩子。

 如今朝中的魏徵、薛收、溫彥博、杜淹、杜如晦、陳叔達都是出自王通門下,房玄齡、李靖、李密等人都曾經向他虛心地請教過學問。

 在他完成了《續六經》後,他更是被稱為“至人”“王孔子”,奈何天妒英才,大業十三年王通病逝,只活了三十四歲。

 在他死後,他門下的數百名弟子聚在一起,為自己的先生定下諡號,為“文中子”,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位弟子給先生私定諡號大儒。

 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如今的他一定會是另一個文宗。

 王績不敢受皇后的一禮,慌忙錯身,擺擺手笑道:“皇后殿下乃是一國之母,如今我就是一個落魄先生,如此重禮如何承受的起!”

 長孫皇后笑了笑:“先生說笑了,先生的才名如雷貫耳,此禮當受得!”

 王績笑了笑,指著告示牌子的諸多文字,笑道:“我見皇后殿下已經在這兒枯站許久,想必心有疑惑。

 正巧我今日已經無課,時間寬裕,皇后殿下如果不著急的話,不如就讓我講講書院為什麼這麼做?”

 長孫皇后如同一個乖巧的學子,點了點頭:“是有疑惑,開始的時候我以為是束脩,青雀卻說不是。

 他說是書院在每個孩子身上的花費,都說窮文富武,我實在想不明白,孩子們光念書怎麼就花了這麼多錢!”

 王績撫須輕笑:“皇后殿下請隨我來,這兒僅僅是告示諸生的告示,其實在每個孩子身上的花費書院這兒專門都有詳細的記述。

 每個孩子一冊,編纂成書,全部彙集於偏房的書館內,皇后殿下一看就會明白,親眼觀之更能解惑!”

 長孫皇后其實已經信了,人的名,樹的影,王績王無功的名聲擺在那兒,斷不能作假,可她就是不明白。

 樓觀學到底做了什麼,怎麼會花這麼多錢。

 “書院為什麼要這麼做?”

 長孫皇后覺得口氣有些重,又趕緊說道:“我的意思是樓觀學開了先河。”

 王績放緩了腳步輕聲說道:“回皇后殿下的話,當初顏侯要做這件事兒的時候其實我也是不解,聽完後我甚至是反對的。

 我認為學習就是學習,就該心無雜念,如果讓孩子在學習中沾染了銅臭,知道自己所學的花費,怕是心裡過意不去,怕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