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一浪子 作品

第693章 元旦

 一晃眼,半個月就過去。
 

 廖鴻儒路演完畢,回到了京城。
 

 《繡春刀》上映半個月,內地票房突破2億,達到了2.14億。
 

 香港票房突破3000萬,達到3069萬,暫列香江98年度票房排行榜第四位。
 

 除了內地和香江,《繡春刀》在其他地區也陸續上映了,而且票房成績都還不錯。
 

 尤其是在日韓北美等地,《繡春刀》的票房表現極為亮眼,短短一週時間,三地合計票房已經突破了一千萬美元。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隨著《繡春刀》的票房大賣,劇組的主演和配角全都水漲船高。
 

 其中,獲利最大的自然是廖鴻儒,畢竟《繡春刀》是他自編自導自演自投的一部電影。
 

 《繡春刀》大賣,廖鴻儒名利雙收,不僅賺得盆滿缽滿,名氣也再一次大增,“華語電影第一導演”的名頭越來越響亮。
 

 除了廖鴻儒,獲利最大的既不是劉德華,也不是趙紋卓,而是風華絕代的大梨子。
 

 一部《繡春刀》讓曾離一炮而紅,直接從一個路人甲晉升為一線演員,瞬間成為娛樂圈的新寵,片約、廣告約紛至沓來。
 

 但我們的大梨子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並沒有因為名氣大增,就忘乎所以,迷失本心。
 

 對於這些送上門的劇本,她沒有胡亂接戲,而是非常仔細的審看劇本,挑出最優質最適合自己的劇本。
 

 對於廣告邀約,她更是一副避恐不及的態度,能不接就不接。
 

 割不到韭菜的王京花惱怒不已,甚至投訴到了廖鴻儒這裡。
 

 廖鴻儒一臉懵逼:“曾離不願接廣告,你找我幹什麼?”
 

 王京花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曾離說這是你的意思…”
 

 “我什麼時候說過這話,我怎麼不知道?”
 

 廖鴻儒瞬間反應過來,曾離這是狐假虎威,假傳聖旨,不過他也沒有否認,畢竟他也不差這點錢,索性聽之任之。
 

 除了曾離受益匪淺,陳昆也收穫頗豐,他飾演的太監唇紅齒白,陰柔俊秀,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最近也收到了許多劇本,但這些劇本大都是讓他去飾演太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