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一浪子 作品

第119章 中國芯


 可以說倪光南的離去,是聯想最大的損失。

 倪光南堪稱一代傳奇,也是廖鴻儒前世最敬佩的科學家之一。

 1939年,倪光南出生在浙江寧波的鎮海,他少年天資聰穎,立志做科學家。

 1961年,倪光南成功從南京工學院畢業,畢業之後,他踏出了實現夢想的第一步,進入了中科院的計算機研究所。

 1981年出國深造,1983年學成歸來。

 1984年出任華夏科學院新技術發展公司的總工程師,在他的努力下開發出了漢卡,並將漢卡的全部技術無償獻給了公司。

 1989年該公司正式改名為聯想集團公司,倪光楠擔任公司董事兼總工程師,在他的主持下研發出了聯想微機和聯想品牌電腦。

 1994年,倪光楠奔波於各大高校,廣招人才,成立研發中心,準備全力研發中國自己的芯片,可是這事卻被柳傳志叫停了,理由是資金投入過大,集團無法承受。

 芯片屬於半導體產業,是集成電路的載體,將設計好的集成電路,鑲嵌在半導體材料的硅片上,具有體積小的特點,所有電子產品都離不開它。

 芯片可以說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石。

 研發中國人自己的芯片是倪光南的畢生追求與夢想,就這樣被叫停,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於是便與柳傳志展開了鬥爭。

 但倪光南畢竟是一位科學家,最不擅長的便是權利鬥爭,最終棋差一著,黯然離場。

 被聯想“掃地出門”後的五年間,是倪光南的人生至暗時刻,十年來,他為聯想付出了全部精力,最後卻孤身離開,不悲慼是不可能的。

 聯想提出向倪光南支付500萬元補貼,卻被倪光南一口拒絕。

 即使在低谷時期,倪光南對於中國芯片依舊執著,他始終就是一位為中國製造鞠躬盡瘁的科學家,純粹而熱烈,並不適合當一個商人,但無奈的是,芯片研發必須有商業的支持。

 這時,一個人找到了倪光南。此人名叫李德磊,曾在中科院讀書,與倪光南機緣巧相識,李德磊掌管著bbt公司,承包了日立芯片外包業務,並且擁有技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