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一浪子 作品

第115章 寫劇本


 自此,內地電影發行不再統購統銷,而是開始執行“分成”的方式,這不僅增加了電影製作公司的利潤,還大大激發了內地電影公司的創作活力,並由此撬動了一個數百億的巨大電影市場。

 別看內地電影市場大,但對製片方卻並不友好。

 改革之初的票房分賬比例如下:首先上繳5%電影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剩餘部分,影院方獨拿65%,留給製片方的只有可憐的35%。

 也就是說100元的票房,5元上繳電影專項資金,交稅3.30元,剩下91.70元,影院拿走59.60元,製片方只能拿剩下的32.10元。

 而同一時期的美國,製片方的分成比例為50%-55%。

 再加上這一時期的內地盜版商還非常猖獗,今天上映的電影,明天高清的光碟就出來了。

 所以這一時期的電影公司要想盈利非常艱難,這也是為什麼在90年代,做影視的寧願拍電視劇也不拍電影,因為根本就不掙錢。

 直到06年,分成比例才有所改觀,電影公司分賬比例提高到42%,正因為這一改變,中國電影才正式迎來爆發期。

 廖鴻儒之所以要去香江拍電影,除了內地票房分成太少,還有就是內地拍電影限制太多,稍不注意就會被卡脖子,懂的都懂…

 “這些香江電影人之所以要把影片拿來內地上映,是因為他們已經在香江等地收回成本了,來內地只是想搞得額外收入,畢竟蚊子再小也是肉嘛!如果單靠內地這點票房分成,他們早餓死了!”廖鴻儒道。

 “誰知道你說的是不是真的,說不定你去香江,就是單純的想去找那個狐狸精!”楊雨瑩撇嘴道。

 “別胡思亂想,哪來的狐狸精!”廖鴻儒苦笑道。

 “哼!”

 楊雨瑩傲嬌的轉個身,留給了廖鴻儒一個後背。

 廖鴻儒伸手抱住楊雨瑩,柔聲道:“夜深了,睡吧!”

 翌日,陽光從窗戶的縫隙照進來室內,廖鴻儒睜開雙眼,發現佳人已不在。

 廖鴻儒來到客廳,發現桌上留有早餐,旁邊還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她去上班了,很顯然這都是楊雨瑩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