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太子丹

 蘇榆北跟安卿淑沒開車,也沒攔下一輛出租車回去,兩個人手牽手,跟普通的情侶一樣在路上漫步。

 這是蘇榆北的提議,安卿淑雖然不知道舟車勞頓的蘇榆北為什麼要堅持走下去,但還是任由他拉著自己的手漫步在這個極為陌生的城市。

 不管是蘇榆北還是安卿淑,以前也只聽說過撫遠市,以及支撐著這座城市運轉的撫遠集團。

 此時天氣漸冷,但路上卻依舊可以看到打扮得十分清涼的女郎。

 走了差不多十多分鐘,蘇榆北對這種城市有了一定的印象,那就是粗獷,這並不是一座精緻的城市,精緻這個詞語在這種城市中是看不到的。

 住在這裡的人嗓門很大,房屋、建築也都是粗獷的風格。

 但蘇榆北仔細想想,感覺用粗獷這個詞語來形容這座城市也不是那麼的恰當,更準確點來說應該是豪爽、大氣這兩個詞語更得當一些。

 撫遠市有這樣的特徵也是必然的,這裡很多年前就是個偏僻的小山村,人口少得可憐,大概也就是二三十戶這樣。

 但當在這裡發現了華夏第三大銅礦後,這裡很快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國家大手一揮,五湖四海的人匯聚在這,在“紮根銅礦、建設銅礦”的標語下揮灑著汗水。

 很快這裡就成了撫遠銅礦,不到一年的時間,連工人帶家屬,人數就突破了三萬人。

 而在這裡生活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工人老大哥,作為工人老大哥,自然是豪爽、大氣的。

 而在當時撫遠銅礦隸屬於zy冶金部,礦長每年都會進京彙報工作,更是不知道多少次在大會堂得到了偉人的接見。

 為什麼一個銅礦的礦長會有如此高規格的待遇?

 很簡單,銅是戰略物資,製造子-彈頭的主要原料,只是多年後華夏的技術有了很大的突破,子彈頭的原料才不在用銅。

 但正因為當時撫遠銅礦的特殊地位,最終孕育出了撫遠集團這個龐然大物。

 撫遠人天生就有屬於自己的優越感,因為他們是銅礦工人的子弟,也因為他們是撫遠集團的人,出生後基本就註定長大後會有一個鐵飯碗端,只要不做死,這個工作是可以幹到退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