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雲少 作品

第185章 【11】抵達柏林,偶遇張一謀!(第2頁)

 主要是李揚在說,陳愈和路學常在聽,從他進入西柏林自由大學,再到學德語、打工、遊行……融入到這個國家,見證了柏林牆的倒塌。

 甚至,李揚還接受過華夏大使館的資助,因為他拍了一部反映大屠殺的影片,在德國電視臺播出過。

 陳愈跟路學常真的有些肅然起敬。

 眼前的這位導演,才是真的純粹,至少他一開始拍電影的初衷,不是為了賺錢。

 “我還拍過瀘沽湖摩梭族母系社會的一部紀錄片,老德人還挺喜歡看的……還有云南的愛尼族,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有,老外就對這些東西感興趣!”

 “他們覺得我們華夏神秘的不得了,哈哈哈!”

 說到這,李揚都有些樂了。

 陳愈能感受到李揚說這些時的快樂,那是沉浸在藝術中的真正享受;一個在德國呆了7年的電影學院碩士,他超過了國內99%的導演水平。

 5所大學的薰陶,才培養出了李揚如此獨特的性格。

 說到後來,三個人都有些困了。

 一覺醒來,陳愈發現自己已經到了德國的上空,給他的第一感受——綠。

 不僅僅只是顏色的綠,還有一種更深層次的含義。

 德國三分之一的國土是森林,綠色幾乎是德國的標誌和象徵。

 在頭等艙吃過了晚餐,陳愈看了下時間,已經是柏林時間晚上11點多。

 還有10多分鐘,他就要下飛機。

 “時差還沒倒……”

 陳愈回到酒店那肯定是睡不著了,只能明天想想辦法;幸好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式,要後天開始。

 他還有一天的時間。

 “走吧,下飛機!”

 李揚也算是半個德國通,這一次當然他全程充當導遊,而且還有人來接機,這個人是李揚科隆影視學院的同學,也是《卡拉是條狗》能參獎的那個編劇——貝恩德·裡希坦伯格!

 同時,他編劇的另外一部電影《再見列寧》,也入圍了本屆柏林的最佳影片。

 編劇,可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能加的。

 柏林電影節評審顯然也不是傻子。

 正是有了這層關係,《卡拉是條狗》才能符合參獎資格。

 “嗨,貝恩德,好久不見!”

 李揚在柏林泰戈爾機場接機處,遠遠就看到了一個戴著帽子瘦瘦高高的白人,立馬放下行李迎了上去。

 兩個人喜悅的擁抱在了一起。

 “我來介紹下!”

 李揚剛準備介紹身旁的路學常和陳愈,貝恩德已經笑了起來:“路,還有你電影的主演愈,對吧?”

 “您好,貝恩德先生!”

 陳愈跟路學常,都跟這位德國很出名的編劇親切的擁抱了下。

 “路導很感謝你,說無論如何,都要請你吃飯!”

 “你知道的,我們華夏人就喜歡熱情請客?”

 “哈哈哈!”

 一行人坐著貝恩德的車子,朝著柏林電影節的舉辦地波茨坦廣場電影宮駛去。

 每年的電影節,都在這裡舉辦,而陳愈等人預定的酒店,是電影節之內的萬豪酒店,同時這裡也是主會場之一,負一樓有一個可容納一千多人觀影的超豪華萬豪影廳。

 好多電影的柏林首映,就放在此地;這也是電影節最貴的幾個廳之一。

 而本屆另一個主會場,是馬丁·格羅皮烏斯展會,這個會場要比萬豪大很多,有無數的影廳和展位,從後天開始,展會就會跟攤位一樣,被各個電影方租用,用來推廣自己的電影。

 “波茨坦廣場是柏林的新地標,柏林牆倒塌後以此而建的新市中心,這裡是不分晝夜的!”

 看路學常眼神中略微震驚的看著外面光怪陸離的景象,李揚趕忙跟他介紹了起來;看得出,路學常自從下了飛機之後,整個人就是一種完全被震驚的樣子。

 實在是發達國家的面貌,遠遠衝擊了他的心神。

 陳愈當然是沒啥感覺的,哪怕眼前是柏林最繁華的地帶,對比起2027年的華夏隨便一座一二線城市,那也完全是不夠看的;但放現在,那絕對是超過國內的任何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