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雲少 作品

【2】藝考!(第2頁)

 久而久之,導演都會聽說你、認識你。

 而除了這個,陳愈更自學了武術、廚藝、書法、攝影……可以說但凡他覺得對演戲有幫助的,他都學過。

 表演,那他就更加花心思了。

 什麼表演班、旁聽生,陳愈都上過,最後連北電的老師,都聽說了陳愈這號人物。

 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一段勵志經歷,才打動了很多的導演,願意讓他試一試;這樣,陳愈才在35歲那年,獲得了人生第一個大熒幕角色。

 有名有姓,還有很多的臺詞。

 至此,他才算是在演藝圈,逐漸的嶄露頭角。

 “都過去了!”

 “還有十分鐘,藝考開始!”

 陳愈剛剛已經去確認過了,確實是藝考沒錯。

 而且主考官,也跟前世一模一樣。

 這壓根不可能是什麼“楚門的世界”,只有一個可能——重生!

 自己真的重生了。

 陳愈看著手腕上那隻很老式的女式手錶,時針和分針指向了一點20。

 這是他來帝都藝考,問他媽臨時借的,用來看時間。

 “吊個嗓吧!”

 “雖然現在這副嗓子沒練過,但通過北電的初試,應該足夠了!”

 “聲帶沒法直接改變,但技巧是可以練的!”

 “還有節奏、真假音的轉化!”

 陳愈當然很清楚北電初試第一輪的考題,畢竟前世他經歷過。

 但事實上,只要在這個圈子裡混久了,其實都知道,北電的三試,每一年幾乎都是一樣的。

 北電的初試,算是幾大影視學院藝考之中,最簡單的一個。

 因為考試的內容只有一項——詩朗誦。

 不像中戲,初試最難,還要考聲樂、形體和表演。

 北電是由簡到難;而中戲是先上難度,再一項項單獨考核。

 但是,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詩朗誦,事實上在專業人的眼中,一個“看似簡單”的詩朗誦,就已經能評估出一個演員未來的基本功了。

 聲樂、臺詞、形體、表演和外貌,表演五大要素。

 詩朗誦均囊括其中。

 你有沒有表演相關的天賦,這個考核,已然足夠。

 “呼——吸……”

 “呼——吸……”

 陳愈站在北電衛生間的臺盆前,在那富有節奏的呼吸著;這就是吊嗓的準備工作。

 要先蓄氣,然後用鼻和舌尖間隙像“聞花”一樣,自然松暢地輕輕吸,吸的要飽,然後氣沉丹田,慢慢地放鬆胸肋,使氣像細水長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勻,控制時間越長越好。

 而這,還只是第一步,也被稱為“深吸慢呼控制延長練習”!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很多臺詞需要一口氣說出,而人的正常呼吸只有3-4秒鐘,這絕對是不夠的。

 很多電影的臺詞可能需要一口氣十幾秒,甚至更長。

 這就需要吊嗓,來將氣息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

 詩朗誦,其實就是考察臺詞的一種。

 “啊——”

 陳愈旁若無人的在那開嗓,幸好d樓二層的衛生間在最裡面,不然肯定要影響到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