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終點壓力大


                 蘇振雲是過來人,他知道事情的原委始末,便說道:“不能簡單的看表面,這次衝突和熱炒後面可能都是有勢力推動的。”

  “啊?”於小倩吃了一驚,有些不信。

  蘇振雲沒法說的太詳細,畢竟只是猜測,並沒有實證,他一直認為米國的霸權是建立在美元霸權和軍事霸權上的,這是米國的兩條腿,如果中日韓走得太近,甚至形成自貿區,米國的利益必然受損,這麼大的體量,如果內部結算,美元就會受到創傷,這是米國無法忍受的。

  所以米國不可能讓這幾個國家走得太近太過友好。

  儘管各國都不乏有務實且不缺遠見的人物,但米國好在有對這些類殖民國家管控的手段,尤其是掌握著一些檯面上政治人物極其家族的命運,使得有些政客明知對國家不好,但為了家族利益也要引發衝突。

  在這種類殖民國家,其實是無法擁有獨立主權的,日本法律規定,政壇的貪汙腐敗案件不歸普通刑事警察管轄,只能特搜部處理。這樣就方便了米國的插手和控制,只要是配合得好的,就可以不聞不問,不配合的,就把你送進去。除了天皇,從首相到平民,無一不能查。

  韓國類似的單位是檢察院,這些人都是米國培訓並經過嚴格考核過的,是為米國利益服務,而不是為本國,韓國總統基本都是檢察院搞掉的,權力極其大,且基本不受本國管理。

  日本的特搜部也是如此,儘管在隸屬關係上歸日本檢察廳管,但特搜部辦案是獨立的,不受檢察廳制約,所以特搜部辦案不受任何干擾。

  幾國走得近的時候,米國往往就會派出幾個典型政治人物為三國製造矛盾衝突,這基本屬於陽謀無解,因為在領土問題上,哪個政府也無法妥協讓步,再加上民族感情,往往一點就爆。

  這次爭端,尤其是國內民眾的反應,事後還有另一種說法,日本在背後慫恿鼓勵了一些過激行為,然後在國際上獲得了受害者的形象,我國則被貼上了不理智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