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那些年輕的官員們


                 夏芷安第一次早朝之後,她的第二次親政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拉開了序幕。

  京城裡,關於這位女帝的議論如柳絮般隨風而起,街頭巷尾都能聽到老百姓的聲音,他們熱衷於談論皇室八卦,好像這是他們平淡生活中的一抹調料。

  不過,現在談論的聲浪還不算高,大家都在偷偷說,畢竟女帝初政,大家還摸不透她的性子。

  想當年,夏斌在位時,民間的印象可是深刻得很。那是一位手腕強硬的帝王,反腐之風颳得猛烈,不少貪官汙吏在他的鐵腕下應聲落馬。那時候,京城裡的人們對他評價還不錯,覺得這是個能做事的皇帝。

  可是好景不長,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大家的生活水平直線下滑,各種傳言也像雪花一樣從四面八方飄進京城。有人說夏斌得位不正,這話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在民間傳得沸沸揚揚。夏斌的名聲也就這樣被糟蹋了。

  從那以後,夏斌對民間的議論管得越來越嚴,不少人因為一句話、一個牢騷就被抓進大牢。就像有一個商販,只不過抱怨了幾句生意不如前幾年,就被京兆尹給拿下治罪了。

  所以現在,雖然皇位上換成了夏芷安這位女帝,但民間的老百姓還是心有餘悸,不敢隨意議論朝政——談還是要談的,沒有哪個皇帝能真正限制住老百姓的嘴巴,不過大家都還比較收斂。

  總之,民間都保持著一種觀望的態度,想看看這位女帝再次還朝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

  夏芷安女帝的親政,給京城帶來了一陣新的風潮。

  大家最先注意到的,就是她大膽起用了一批年輕官員。

  五部尚書,戶部尚書龐荃、吏部尚書盧琮、工部尚書蔣英、禮部尚書徐信、兵部尚書李玉,這五位大人,平均年齡居然在四十歲以下,這在歷史上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特別是兵部尚書李玉,她不僅是唯一的女尚書,還是前禁軍統帥,跟著先帝打過仗的女將。大家對她的任命倒是沒什麼異議,畢竟李玉將軍這些年一直跟著女帝,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不管是朝堂還是民間,一直都認為這是一個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