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籌拍


                 剛剛做出來的照相機和底片,能有這樣的效果,白羽已經知足了。

  有些地方還可以改進一下,然後就可以嘗試做彩色照片出來,之後還可以以照相機為基礎發明電影,這就憑空創造出了一個產業。

  他開始設想電影的框架。首先,需要一個可以移動的照相機,以便捕捉連續的動作。然後,需要一種方法,將連續的照片快速地播放,以便產生動態的效果。他還需要考慮如何讓電影的畫面更加生動、有吸引力。

  當然一個好的劇本也是必不可少,可以嘗試著寫一寫,他腦中有後世無數的電影作品,可以挑一個試著拍拍看,拍哪一個呢?

  現在拍肯定只能拍無聲電影,華夏的無聲電影,也有不少經典作品,比如阮玲玉的《神女》,周璇的《馬路天使》等等,但這些以老魔都為背景的電影,明顯不太適合白羽現在所處的時代。

  華夏的第一部無聲電影《定軍山》倒是可以,反正是拍打仗,估計能火,可惜人文精神不夠,白羽個人不太感冒,拍倒是也可以拍,算是一個備選吧。

  想了一會,白羽突然腦中一亮,他想到了一部片子,叫做《生死恨》。

  這部無聲電影是梅蘭芳大師演的,其以北宋末年為歷史背景,講述金兵入侵時一位名叫程鵬舉的士人跟少女韓玉娘被金兵俘虜,發配到張萬戶家為奴後,如何從那裡逃回故鄉的故事。

  梅蘭芳大師通過精湛的表演藝術,成功地塑造了程鵬舉和韓玉娘等人物形象,並傳達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劇中,韓玉娘對糊塗的新婚丈夫程鵬舉唱道:“說什麼花好月圓人亦壽,山河萬里幾多愁?胡兒鐵騎財狼寇,他那裡飲馬黃河血染流。嘗膽臥薪權忍受,從來強項不低頭。思悠悠來恨悠悠,故國明月在哪一州?”

  她用“男兒漢為國家,壯志千秋”來激勵程鵬舉,勸他投入“保社稷抗金兵”的鬥爭中去,萬不可苟且偷安。

  《生死恨》控訴外敵入侵,以國破家亡之慘喚醒民眾奮起,很有教育意義,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