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京城震動


                 這趟算是白來了,一根馬毛都沒見著,還差點捲入了一場天大的糾紛,仇一傑十分鬱悶。

  不是差一點捲入,實際上已經卷入了,只是捲入的程度不深,現在他們不就在幫北疆訓練著騎兵嘛。

  “既然你們回來了,那休息兩日,我們就回南陽吧,出來也夠久的了。”仇一傑道,“畢竟馬的事還要跟陛下彙報,讓陛下趁早拿主意。”

  如果僅僅是那些老馬也就算了,其中最關鍵的是還有一百匹母馬,繁育出來,幾年之後就可以形成戰力了。

  “哼!月氏,這個仇,我們南陽記下了!”仇一傑恨道。

  南陽城的那一場叛亂所帶來的後果,恐怕要幾年之後才能看到。

  而京城的那一場叛亂,隨著白羽發佈“討逆檄文”,開始劇烈地發酵了。

  這天的朝會之上,宣政殿裡一片寂然無聲,夏斌坐在龍椅上,沒有人敢抬頭看他的表情,所有的大臣都低頭手持笏板,不敢說話。

  白羽的這篇檄文是這兩天才陸陸續續傳到京城的,剛開始還只是在小範圍內流傳,已經讓見到的官員倍感驚懼了。

  他們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第一先帝沒死,第二北疆反了,這下子事情就大條了。

  北疆和京城不對付,這是很多朝中的大臣都知道,蕭齊王榮登大寶之後遲早會對北疆動手,這一點不用懷疑,關鍵就是時機問題。

  蕭齊王不可能放著北疆的兵權掌握在不信任的人手裡,這是肯定的,畢竟北方是抵禦匈奴的門戶,不需要多瞭解帝王心術的人都能想明白這一點。

  但他們都不覺得北疆有多少反抗的餘地。

  一是北疆苦寒,土地貧瘠,雖然聽一些來往的商販說現在北疆的經濟狀況好了許多,商業繁盛,但再怎麼樣也比不過大乾的地大物博,而且商業算得了什麼?關鍵還是土地的產出,這才是社稷的根本。

  二是北疆兵少,在兵部註冊的是士卒不到2萬人,連京城附近的府軍數量都比他多。

  就算他們比較能打,曾經戰勝過匈奴,但兵力的劣勢是不可彌補的,而且隨著陛下里的聖旨一下,北疆軍到底有多少人能站在白羽那邊還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