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晦春秋 作品

分卷閱讀3

    在此,證明太子殿下也離此處不遠。
 

    陳侍衛將目光移向夏侯虞。
 

    楚禎神色一動,向前半步,擋住夏侯虞半個身子。
 

    “陳侍衛,此事應與這位兄弟無關,若他是刺客同謀,為何刺客會用十成力射殺他若他不是同謀,只是來下毒,為何下毒成功不僅不走,還留在那個位子等我們揪出他”
 

    “楚公子所言極是,”樂怡船的媽媽也緊跟著附和道“陳侍衛,我們不妨先問問刺客有何說法莫要”
 

    媽媽壓低聲音靠近陳侍衛“莫要讓太子殿下為這點事受驚為好。”
 

    陳侍衛未理會媽媽,而是徑直走向刺客,途徑楚禎身旁,用著只有兩人能聽清的聲音,道“殿下知曉公子今夜在樂怡船,又聽聞此事,急遣在下前來,問是否要幫忙。”
 

    “太子都知道此事了,想必阿烏祿一死,消息就傳了出去,幫不上甚麼忙了。”
 

    陳侍衛沉吟一聲。
 

    楚禎復而輕巧道“反正阿烏祿之死與樂怡船無關,與我無關,此事沒必要更沒心思摻和,讓殿下放寬心,過兩日我進宮尋他一同玩樂。”
 

    陳侍衛聽罷,點點頭,向前一步,拔刀抵在刺客脖頸。
 

    最後的過場總要走完。
 

    誰知,這位刺客猝然大喊一聲“賣國賊與此子同誅”
 

    他便服毒自盡,死狀與阿烏祿別無二致。
 

    陳侍衛命部下將屍首帶走,浩浩蕩蕩撤出了樂怡船。
 

    大周與欒國常年交戰,朝廷主和,多次割讓城池土地。百姓不滿朝廷的懦弱,成立了各類數不勝數的民間組織。
 

    此番刺殺,應是這些民間組織洩民憤,進而向朝廷示威。
 

    楚禎思及此,心中不知怎的湧起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憋悶感。
 

    夏侯虞在楚禎身後,悄聲道“多謝。”
 

    楚禎思緒迴轉,眉頭稍挑,從上至下認認真真打量了一遍夏侯虞。
 

    面容精緻,卻粗布長衫。
 

    眉宇雍貴,卻目光謙遜。
 

    如此不尋常,許是個有趣的人。楚禎陡然起了玩心。
 

    “你要如何謝我呢”楚禎轉過身子,嬉笑問道。
 

    夏侯虞微怔,很快便坦蕩蕩道“公子當如何”
 

    “瞧見戲臺二樓掛的紅綢子沒”楚禎擠到夏侯虞身上,小聲指給他看“每條紅綢子後面都藏了一罈五年以上的醉花釀,你拿下一罈來予我,這謝禮便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