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7

    哥兒看一眼林曉寒,見他生的十分俊美,面上看著也不過十八九歲的模樣。心道這林哥兒怕是哪個大戶人家的公子,沒經過什麼事情,看到這海蚌能生珠就有些異想天開了
 

    於是便好些勸告他道“林哥兒,這養蚌生珠的生意,實在不是那麼容易的,否則那些老爺們豈不是早就來做了”
 

    “這海珠若是不圓,就賣不上價格了,若是養的一池海蚌生不出幾枚圓珠,那豈不是白費心機”
 

    若是普通的哥兒,聽到疍哥兒的話,或許就勸退了。然而林曉寒是個現代穿越過來的,他養殖方面的事情是完全不懂,但卻知道後世人工養殖的珍珠都是正圓型的。
 

    他賺錢以後,也曾給母親買過一些珍珠首飾,瞭解那些海珠的核心,早就不是什麼天然砂石,而是人工的圓珠。且為了讓珍珠體型更大,後世那些人工核的體型也越來越大。
 

    這種正圓的人工核,只要不另外包裹進一些砂石,養出來珍珠都是圓的若是將這項後世的技術用在養珠上,他自是不愁養出來的珍珠賺不到錢的
 

    在如今的大晉朝,是沒有這項人工養珠技術的。林曉寒若是使用了這項技術,自然是能大賺一筆的
 

    若是普通商人,有了這樣的技術,自是不能外傳,要作為商業機密牢牢捏在自己手心裡。
 

    然而林曉寒卻並非一般人,他愛錢,會賺錢,但卻從不藏私。
 

    錢是賺不完的,他並不吝嗇將自己知道的這項技術告訴給附近所有的漁民,讓所有人都能通過它致富。
 

    於是林曉寒便直接將自己所知的技術與全部計劃告知了疍哥兒,並問他願不願意幫自己養珠若是疍哥兒願意,自己便給他一個月五兩銀子的工錢,待幾年後珠子養成了,所售的銀錢再給他分一部分,總是不會讓他吃虧了
 

    疍哥兒十多歲就下海摸珠,摸了十多年珠,對海珠的特性也十分了解。不過剛聽林曉寒說完,便覺得此事怕是有戲
 

    若是如那林哥兒所說,直接將滾圓的珠子放入海蚌體內。經過年的功夫,結出來的珍珠多半也是圓的。
 

    這樣的珠子,在縣裡能賣上一兩銀子。若是養滿整整一池海蚌,收上幾百粒圓珠,幾年功夫不就能賺到數百兩銀子了
 

    況且一個月五兩銀子,對他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一半,縣裡的秀才老爺怕是都賺不了那麼多,又怎麼可能不樂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