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5

    細選過的,全部翻過一遍後,竟找不出一處不當。
 

    那考官看在眼中,點點頭,讓他抽了個籤便放進去了。
 

    陸秋成拿著一個丙字十五號房的牌子,被一個官兵帶到考試的地方。
 

    才發現這丙字號房正好在考場的東側,是個風口。
 

    白天倒還涼快,就是需要用鎮紙壓著試卷。但到了夜裡,怕是燭火都容易被吹滅。就考場來說,實在是算不得什麼好地方。
 

    他旁邊也有兩個早到的考生,正唉聲嘆氣的坐在裡面,顯然是因為抽到了不太好的房間,心態已經壞了。
 

    不過這抽籤一事,看的是一個運道。陸秋成倒是十分淡定,覺得既已抽中了這號碼,多想些其他的也無用。
 

    他將書簍放下打開,先拿出備好的雄黃艾草等防蚊蟲的藥包,將它們在考場的空間裡撒了一圈。
 

    又拿了一條抹布,將考試用的桌子板凳都擦拭了一遍。整理乾淨以後,才將帶來的被褥鋪在了板凳上面。
 

    接著陸秋成又拿出一卷白色門簾,在牆上釘了兩個釘子後掛上,將門洞擋住。
 

    這門簾也是林曉寒特地為他定製的,是純白的粗布製成,很有些份量,風是吹不動的。
 

    當時林曉寒說帶著這個晚上防風用,陸秋成還覺得過於誇張,如今看來,應當是很能派上用場。
 

    陸秋成又收拾了一下,把文具在桌上放好後。便將門簾打開卷好,等待著考官過來發放考卷。
 

    大約到了卯時三刻,所有考生都已經全部到位。
 

    便有一個陸秋成沒有見過的考官帶著兩個官兵來發放考卷,他便是丙字區的考官了。
 

    大晉朝的科考已十分完善了。三日考試類目繁多,全面考察考生們的水平。
 

    第一日是最基礎的明法、明算和明字。
 

    明法是考察考生們對大晉律法的掌握情況,會從各項法典之中出十道法條,讓考生默寫。
 

    全對則為甲等、對八條則為乙等,低於八條者便算作不過了。
 

    這一項考得還是考生們平日裡記背的基本功。大多數考生都早已將法條背的滾瓜爛熟,沒什麼難度。
 

    而明算則要難些,因前朝曾經廢過,後面才重新納入考核之中。專業教授者也少,考生們多不重視,算數都不怎麼好。
 

    因此考試時出十題,答對六題者便算作乙等通過,答對八題者則算作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