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祜祿淮竹 作品

42.龍潛於淵23 皇甫嵩

    他們還能怎麼樣, 當然是同意了。兩人出身名門,又是孔融舉薦,誰敢不給面子。
 

    就這樣, 年僅十八歲的王莽和法正就此踏入官場。
 

    想起王莽那些年打的爛仗還有一塌糊塗的內政, 太學無疑是他最好的去處。而之所以將法正交由賈詡, 主要是給他找個好老師。
 

    最近發生了一件說大不大的事,太尉楊彪因為自己和袁紹姻親的關係, 身居高位的他深感惶恐, 便主動提及辭去太尉官職。
 

    劉謝自然同意,隨便給了楊彪一個虛職, 空下的太尉一職剛好由賈詡頂上, 法正自然領了太尉府長史這一官職。
 

    除了文官這邊的調動外, 為了防止手底下那隻西涼軍再鬧譁變,劉謝乾脆給他們換個長官。她將原本管理西涼軍的項羽調去掌管西園軍, 至於誰來接手這支不老實的西涼軍,劉謝一直想不到好的人選。
 

    首先這個人必須在西涼軍中頗有威信,其次還得心向朝廷。
 

    要說到威震西涼,劉謝首先想到的就是涼州三明, 這三位分別是皇甫規字威明,張奐字然明, 段熲字紀明, 因為表字都有一個明字,故合稱三明。
 

    他們因為在對諸羌戰役中表現非凡,所以無論是在羌人還是涼州,都享有很高的威望。
 

    至於威望有多高,倒是有一個趣聞,說是當年賈詡被叛亂氐人所劫掠, 同行之人接被殺害,有性命之憂的賈詡急中生智,謊稱自己是段熲的外孫。
 

    當時段熲久戍守邊疆,氐人懼怕,便將賈詡給送了回去。注1
 

    只是可惜,涼州三明已故去多年,要想在朝堂上找到一個名望如他們一般的大將實屬不易。
 

    “唉。”發愁啊。
 

    立侍左右的陳泰已是數不清這是劉謝今日嘆的第幾次氣了,他本想說些話寬慰幾句,但又不知從何說起,索性乖乖閉嘴,老老實實站在一側。
 

    “陳泰啊。”劉謝有氣無力叫著陳泰。
 

    “陛下有何吩咐”
 

    劉謝放下了竹簡,雙手撐著下巴,“你說滿朝公卿,朕為何就找不到一個能用之人”
 

    “這”自進宮起,宮裡的老前輩給他上的第一門課就是不要妄議朝政,否則十常侍就是他們的下場。陳泰將這句話奉為圭臬,一直踐行。
 

    “朝堂之事,奴婢不敢妄議。”陳泰低眉道。
 

    “恕你無罪,且說便是。”
 

    劉協都這樣說了,那他也不好再裝啞巴了,“王司徒總領百官,對朝中官員甚是熟悉,奴婢以為陛下可向王司徒詢問。”
 

    陳泰雖然也不清楚朝堂上那些官員的能力,但找個清楚的人問問還是可以的。
 

    司徒王允這傢伙自袁紹之事以來也開始變得低調起來,生怕引火燒身,劉謝差點沒想起這號人。
 

    司徒這個官職原本是掌管賦稅一事,發展到如今,已然可視為丞相,統管百官,對官員的調動、提拔以及任免再熟悉不過。
 

    劉謝一拍手掌,“把王允給朕叫來。”
 

    “奴婢遵旨。”陳泰恭敬應下,隨後便出門辦事。
 

    王允看到陳泰來時是懵的,他一路上萬分惶恐,努力回想自己最近是不是做了什麼惹得劉協不高興的事。
 

    如果說之前王允對劉協只有尊敬,那麼現在他還有畏懼。汝南袁氏乃天下第一名門,劉協都敢撕破臉硬碰硬,那他這區區太原王氏就更不夠看了。
 

    想得越多,他越惶恐。不知不覺間額頭已滲出細密的汗珠。
 

    見到劉協,王允誠惶誠恐行了禮,然後站在下首,等候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