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名次(二更)

    縱然有大長公主跟其他府上的丫鬟婆子相助, 可面對浩如煙海一般的畫卷,崔妙儀仍有一股窒息之感。
 

    她預料到此事興許會受追捧,但未曾料到京城中人會如此熱衷。參與這事兒的大部分是閒著沒事愛湊熱鬧女眷, 但其中也不乏毛遂自薦者。那日有人親自拿著自己的畫卷送上崔府, 一定要讓崔妙儀與林簪月過目時,兩人直接震驚了一整日。
 

    她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那畫像平常, 本人更是其貌不揚, 然而他自信心甚高,揚言自己才比子建貌若潘安。
 

    崔妙儀忍了又忍才沒把人給趕走,但也噁心壞了,她吩咐嬤嬤“往後這樣的人,嚷嚷得再厲害也絕不許他進門”
 

    說完後崔妙儀這會兒才意識到一件事兒, 畫像是可以說謊的。看來,她們篩掉一輪過後還得拿著畫卷與真人核實一番才行。
 

    這些對自己格外自信的人大有人在,不過一般蹦躂不到姑娘們眼前。等讓底下人將那些歪瓜裂棗都篩掉之後,剩下的也不過一百多份。崔妙儀讓人去一一核實的長相,最後又篩掉了二十多人,剩下的則被她帶進了宮, 四個人一塊兒開始挑起來。
 

    她們鬧得這樣厲害,連端妃等宮妃也早有耳聞。端妃也對此事頗為上心, 甚至主動請纓想要過來幫忙, 結果卻被大公主無情拒絕。
 

    這事兒說好了由她們四個人管, 多來一個人都不行。
 

    大公主被林簪月一勸對這個新刊尤為在意,莫說是她母妃了, 就是她父皇想要過來分一杯羹都不能夠的。
 

    幾十分畫而已,好挑得很,相貌這種東西是顯而易見的, 哪怕帶有一些主觀印象,可大部分時候好看就是好看,只要不瞎,就能看出好看與否。
 

    眾人輕而易舉地挑出了十分最好看的畫卷出來。這裡頭有威武不凡的,譬如崔妙儀瞞著家人偷偷放進去的崔狄;有容色昳麗,譬如被杜夫人送過來的杜寧;有清揚婉約的,譬如京城有名的翩翩公子、青山書院的陸晉安;有以詩才著稱放蕩不羈的韓相公獨子韓盛;更有俊美無疇意氣風發的,譬如國子監的傅朝瑜通覽下來,竟沒有兩個人是相同的一類人。
 

    崔妙儀與寧安郡主一邊翻閱,一邊嘖嘖稱奇。真不錯,大飽眼福了。
 

    大公主等人行事高調,最後就連皇上也聽說了,這事兒自然是御史臺那邊偷偷告的狀。
 

    因有上回的敗局在,御史臺行事都小心了許多,連揪大公主辮子這等事兒都是私下進行。
 

    皇上聞言並未放在心上,比起這個還是楊直排的幾場戲更牽動他的心,聽說演猴子的已經找到了,猴子人選找到這新戲基就算經完成一半兒了。
 

    皇上如今壓根懶得管旁的事,何況還是大公主鬧出來的小事,都不值得一提,他聽了這個也只是隨口應付道“小孩子胡鬧罷了,她們愛玩就讓她們玩兒,左右也成不了什麼氣候。”
 

    御史臺對此很是憋屈。這麼胡鬧聖上也能容忍,果然是親父女。
 

    其實除了吹毛求疵的御史臺,朝中就沒有一個人將此事真正當一回事的,無不像皇上一般,覺得這些姑娘家在小打小鬧,不以為然。甚至還有自恃容貌的官員試探性地給自己報了名,只不過他們年齡實在太大,崔姑娘與大公主欣賞不了,在一開始就被刷下去了。
 

    她們選的是賞心悅目的美男子,不是中老年那些人哪裡來的臉覺得自己可以跟十幾二十的年輕面孔比
 

    臉呢。
 

    人選挑上來後,大公主立馬對外公佈了。如今外頭多的是人眼巴巴等著看誰入圍,消息一傳出來立馬鬧得沸沸揚揚,外頭但凡這些日子出了門的,到哪兒都能聽到身邊有人議論此事。
 

    但是喜好這種東西,眾口難調。
 

    大公主等人篩選過後,還有不少人不服,譬如有人便覺得自己看中的公子沒被選上,質疑不公。但是跟被選中的幾個人一比起來,卻又無話可說了。比不上,真比不上。
 

    鬧也鬧不起來,最後還是被大公主等牽著鼻子走。
 

    崔妙儀事先聯繫上了京郊一帶專門作摺扇的作坊,一次做足了印有畫像的摺扇放在崔家的鋪子裡售賣,並對外表示,哪位公子的摺扇賣的數量最多,便能穩坐頭名。這就是明晃晃的表明,這個評選跟錢掛鉤,為你心中的頭名花的越多,他便越有可能奪冠
 

    好大的蘿蔔放在前面吊著,誰不心動
 

    於是崔家鋪子當日便被賣斷了貨,五家作坊連夜加工才勉強補齊。
 

    京郊一帶幾乎所有的手藝好的女工都被緊急調用了,辛苦幾日便能賺一整年的錢,這樣的差事,誰不願意接
 

    崔妙儀與大公主低估了京城這些姑娘們的富有程度,也低估了她們為心上人花錢的決心。不僅男子願意以千金博美人一笑,女子也願意。她們就是要讓自己看中的人拔得頭籌,就是要將他們送上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