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23.023(三合一+3w營養液加更)

    “安定公主”武媚娘反覆玩味著這個封號, 只覺當真恰如其分。
 

    大唐公主的封號或為郡名,或為國名,或取吉祥之意。
 

    以李治話中說辭, 顯然取的是第三種意思。
 

    當然, 陛下只是覺得,這是因關中水患而生出的安定願景。
 

    殊不知, 這出暴雨傾盆引發的水災能被提前干預,原本就是出自阿菟的示警。
 

    就算李治不明內裡, 武媚娘因此事更進一步地得到了李治的信任, 本也是要為女兒再爭取些東西。
 

    可如今倒是自有天命定數。
 

    她莞爾一笑, “陛下給出的這個封號,當真寓意極佳。”
 

    便用安定之名吧。
 

    正如李治所猜測的那樣,給小女兒加公主號並非難事。
 

    若說他想要給武昭儀加封,還會遇到種種阻力,封公主便沒那麼麻煩了。
 

    總歸,陛下只是想要將此番有幸避禍的一部分吉兆歸因到女兒身上, 而不是真要將此事推給武昭儀或者五皇子李弘。
 

    可公主有什麼用
 

    李唐的公主再如何富貴無極,身份光鮮,歸根到底也就是個公主罷了
 

    平陽昭公主自兵權易手後便再無多少作戰機會, 至多是在亡故後得以軍禮下葬。晉陽公主為太宗親自撫養,在政務上也多有見地, 然而夭折早亡,未得善終。再如高陽公主平生驕縱, 還不是得了個被處死的下場。
 

    朝臣反對讓這位武昭儀再進一步,卻不至於為難一個小公主。
 

    那便讓李治順一順意好了。
 

    何況,別忘了,這行將被賜予安定公主封號的小公主, 才只有五個多月大。
 

    被李淳風所屬太史局蓋章定論的“公主有吉兆”,和李治欽定的“關中安定,水災得到減免,是因公主於元月初一降生”,都是太過貴重的嘉獎批命之辭,一個嬰兒真能承受得住嗎
 

    這年頭嬰兒的夭折幾率,終究還是太大了。
 

    當封賞的聖旨傳入安仁殿的時候,也不知有多少雙眼睛正在盯著此地的動靜。
 

    但到底是對於小公主或者說是武昭儀在李治心中的特殊倍感羨慕,還是等著看此地的笑話,那就另說了。
 

    武清月到了這日才知道,早前出行萬年宮和參與籍田禮時候的衣著體面,那都是相對而言的。
 

    要不是她還不想在說話的進度上顯得太過跳躍,她只恨不得喊一句,這是夏天啊。
 

    但規則如此,既是受冊這等重要場合,雖因小公主年歲問題,儀式多有削減,該穿的褘衣還是得穿上的。
 

    也怪為難尚服局的這些宮女們,得為一個嬰孩量體裁衣,做得還是正裝。
 

    誰都看得出來陛下對這位小公主的愛重,也就註定了這件褘衣穿起來還得保留一點氣派。
 

    宮女也只能頂著小公主放空的眼神,又在白紗中單裡多加了一件,隨後才套上了朱裳外披。
 

    好在頭上是不用頂什麼花裡胡哨的東西。畢竟,雖說六個多月的嬰兒在脖頸的耐受力上遠比幾個月前強得多,但也還沒到可以肆意妄為的地步。
 

    這些大人們大約也怕,孩童年幼,到時候腦袋一歪,把頭冠給甩出去了,畫面就不太好看了。
 

    但毫無妝點又有些不妥,武媚娘想了想,端詳了女兒片刻後,拿起妝臺上的細筆,在女兒的眉間點了一記硃砂。
 

    於是當手握冊封聖旨的官員見到這對母女的時候,只覺這位氣場日盛的昭儀彷彿抱著個佛前金童。
 

    她眉眼本就生得極好,哪怕年歲尚小也能看出端倪來,更令人詫異的是,面對著這等場面,這位小公主目光清明,絲毫也沒露出怯場姿態。
 

    想想此前在山中所見,山洪暴雨當頭,也沒見她嚎哭恐懼,大約真有些少在孩童身上看見的沉穩。
 

    但這不是他這位宣旨之人該當關心的事情。
 

    他定了定心神,誦唸了起來。
 

    “維永徽五年,歲次甲寅,六月朕與門下曰”
 

    “紫宿揚輝,爰稱婺女;絳河分彩,是曰天孫;柔德所資,乃生淑媛。清輝皎月,可堪為名,賜名清月。”
 

    “公主孕靈圓魄,稟粹方儀,載極幽閒,用光婉順可依前件,封安定公主。”1
 

    “”
 

    宣旨之人的聲音頓了頓,將目光中那封聖旨上挪移到了面前,朗聲複道“請昭儀代小公主接旨吧。”
 

    他話音剛落,同樣盛裝在身的武媚娘移步上前。
 

    武清月目視著母親的背影,見她接過了那封賜名且賜予封號的聖旨,眼中閃過了一瞬波瀾。
 

    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該說緣分,在李治賜予了安定公主封號的同時,還將她的名字給提前敲定了。
 

    而這名字竟跟她上輩子所用的並無區別。
 

    雲開霧散,雨水不興,夜有清輝,便以清月為名。
 

    好吧,起碼在武周代替李唐之前,她該被叫做李清月了。
 

    “你是不是也挺喜歡陛下這出封賞的”武媚娘目送著宣旨之人退去,在回到殿中後點了點女兒的眉心笑道。
 

    詔書真正下達,她心中頓時安定不少。
 

    更讓武媚娘覺得寬慰的是,阿菟好像真有些宿慧本事,當有外人在場之時幾乎從未說過話。
 

    現在開始斷續說出的,也只是阿孃阿耶之類的詞,至多就是比普通的嬰兒早上一點罷了。
 

    這份未曾展露於人前的智慧,是她目前最好的保命符。
 

    見女兒探著腦袋想要去扒拉那份聖旨,武媚娘生怕此物被她扯出個好歹來,連忙讓宮人將其收在了一邊。
 

    轉頭又道“你阿耶對你也算是優待了,你看這公主名號之下的三百戶,等你滿了十歲便可實封給你,高不高興”
 

    清月眨了眨眼睛。
 

    李治確實是個厚道人。
 

    或者說,因為長孫無忌的緣故,李治對於真正意義上的擁躉者更多一份好感,而小公主又是他與武昭儀的血脈傳承,更得他的看重。
 

    按照唐初之時的封賞習慣,公主封三百戶,長公主為三百戶到六百戶,但這實封需等到公主出嫁的時候才能夠拿到。
 

    而且李治很摳門的,他登基之後,諸位長公主、大長公主幾乎沒有加封地戶數。2
 

    這麼一對比,她這個能提前領取的三百戶實封,便當真如母親所說,是獨一份的“優待”了。
 

    不過對她來說,沒拿到手的封賞便還只是個空中樓閣而已,真正讓她在意的是,李治給了她額外的一條嘉獎,那便是
 

    原本她應當在再長大幾歲後住進安仁殿南邊的公主院中,現在則因封號與地位的特殊,能在宮中另得一間宮殿,作為“安定公主”的居所。
 

    因她此時尚且年幼,這座宮殿必定要先空置,依然住在安仁殿內。
 

    可屬於她的便是屬於她的,就像馬廄和閒置的床榻她不用親自睡上去一樣,當這份宮殿歸屬權的嘉獎下達的那一刻,她的系統面板上就已經出現了新的變化。
 

    那是她的新領地
 

    一間宮室,涵蓋主殿與偏殿的面積,何止是一張床榻面積的數十上百倍。
 

    這足以支撐到她活到成
 

    等等。
 

    為什麼顯示出來的信息是
 

    領土宮廷御製嬰兒床一架,紫檀木千工匡床一架,紫檀木櫃式木床一架,馬廄半間,臨照殿。
 

    能量值31602115每日減少能量值1點
 

    清月掰著手指計算了一番,發覺這僅僅夠她活到八歲的,甚至還不到讓她領到三百戶實封的年紀。
 

    這要不是系統在獎勵折算上除了單一品類的遞減外還有其他的隱藏規則,也沒別的可能了
 

    她的眉頭皺起了一瞬。
 

    不過有這等規則也不難理解,若不是有這限制的話,她要是真在成年後如同太平公主一般拿到數千戶的食邑,便能活上個數百年了。
 

    系統也總算沒有斷絕她的生路,起碼在這一次冒險開口得到封號後,給了她長達八年的緩衝時間。
 

    只要她稍加努力,再拿到點東西,撐到十歲的食邑到手,便有了更多的轉圜餘地。
 

    而這八年之中,她難道會一事不做嗎
 

    顯然不會
 

    何況她還有個靠譜的隊友呢。
 

    弘化公主已迴歸吐谷渾,但母親卻還能長久陪伴在她身邊。
 

    她下意識地便想故技重施,爬到母親的腿邊去,然後就可以享受到被抱起來的待遇,可像是想到了什麼一般,她又忽然停住了動作。
 

    她仰頭朝著坐在案邊的武媚娘看去,發覺她的面色有些不對。
 

    此番洪災應驗,本當在她的臉上顯示出幾分意氣昂揚來。
 

    可或許連武媚娘自己都沒留意到,她的眉眼間還藏著三分疲憊倦怠,不是銅鏡所能照出來的。
 

    這讓清月猛地想到了一件要緊事
 

    此前她將所有的心神都集中在開口說話預測洪災上,竟忘記了另外一件大事
 

    一件,無論是對她,對母親還是對李治來說都很重要的事情。
 

    於是下一刻武媚娘便有些奇怪地看到,女兒原本還在皺起的眉頭又舒展了開來,而後努力地伸出手,在她的肚子上摸了摸。
 

    好像是在摸什麼格外需要重視的東西。
 

    她抓住了女兒的手,“你這又是在鬧什麼花樣”
 

    清月沒有回答她,只是歪著腦袋喊了一句“阿孃”。
 

    這副模樣著實可愛,讓人明知她舉止有異,也捨不得對她做出什麼來。
 

    這懸念倒也沒留多久。
 

    到了兩日後循例的月中醫官問診,武媚娘便聽到了一個令她愕然的消息。
 

    尚藥局奉御女官一邊收起問診的器具一邊關切說道“昭儀有孕在身,還是多留心身體。前些時日又是暴雨之中居處山中,難免潮氣入體,還有連日車馬顛簸奔走,得安心休養一段時日了。我等會盡快回稟陛下的。”
 

    這位正五品下的女官看似面容沉靜,卻還是流露出了幾分笑意,“先恭賀武昭儀了。”
 

    有有孕在身
 

    武媚娘下意識地摸了摸還未有什麼反應的肚子,眼中閃過了一縷幽光。
 

    這個孩子來得當真及時。
 

    李治的子嗣,比起他的父親和祖父,都該算是數目堪憂的,她以此等榮寵姿態伴駕萬年宮,原本不免遭到一番非議。
 

    就算因洪災的緣故,大多數人的視線還放在前朝博弈之中,也難免受到波及。
 

    可若是昭儀有孕,起碼能堵住一部分人的嘴了
 

    武媚娘低頭,便對上了女兒無辜的眼神,好像完全看不出她之前的那番舉動正因此事。
 

    坊間傳聞,嬰兒的眼睛能看到許多成人瞧不見的東西。阿菟又是個屬實早慧的情況,只怕更是其中翹楚。
 

    也不知道她看到的到底是什麼畫面。
 

    然而武媚娘沒看到的是,當她轉頭回去酬謝那位看診的奉御女官,並讓人通稟陛下之時,她那彷彿有通靈本事的小女兒鼓了鼓腮幫子,似乎對那個還沒出生的孩子有些不滿。
 

    李清月腹誹,之前摸摸母親肚子動作小心,又不代表她喜歡那個傢伙。
 

    這個時代的其他人不知道,難道她還能不知道嗎
 

    永徽五年十二月,武昭儀不足月便生下了李治的六皇子李賢
 

    所以母親此刻懷著的,便是未來的章懷太子李賢
 

    比起他的弟弟李顯和李旦,他才華雖出眾,卻沒少給母親惹麻煩。
 

    若要她說的話,這個弟弟不要也罷。
 

    但她也很清楚,這個孩子的存在有多大的意義,所以這不是根據“她喜不喜歡”可以來任性評判的。
 

    李治巡幸萬年宮,暫時擺脫了長安城中的部分桎梏,於他而言正是事業的起步。武昭儀作為他的同路之人,與他在此地的情緒共鳴要比困居長安時不知強烈多少倍。
 

    這個懷於此時的孩子,承載的是李治致力於親政的意願,和對於自由掌權的嚮往。
 

    更何況,武士彠雖然因為追封武德功臣的緣故,多了個死後授予的幷州都督,畢竟也已是個死人。
 

    楊夫人在長安城中的拉攏關係也只能是積攢人脈,而不是真在武昭儀的背後樹起了一座座靠山
 

    在方今這個時局中,武昭儀的膝下多一個子嗣,就是在給她多加一個勝利的籌碼。
 

    話說得無奈,可事實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