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冤有頭

    第五十四章
 

    四棟七層高的步梯樓, 兩棟臨著大路,兩棟面對面的豎立在小區兩側,又有三棟十二層高的電梯樓立在後方, 就是這個李家屯安置房小區的整體格局。
 

    大約是因為小區只有正面臨著馬路、另外三面都是荒地荒山或者農田的關係,這座位於郊區、建立在老燈泡廠舊址上的安置房小區, 還圍了一圈三米多高的外圍牆,把小區包了起來。
 

    小區正大門在兩棟並列的臨路步梯樓東側, 大門左側有幾家超市、牛肉粉店的店鋪門面,但都沒有開門;右側修了個保安室,有個上了年紀的大爺坐在裡面看電視。
 

    進出車輛的通道拉著停車交費的槓桿, 靠保安亭一側,開放給人和摩托車、自行車、三輪車進出的小門則是長期打開的,幾個老太太坐在保安室門口的長椅上躲陰涼, 手上縫著鞋墊, 時不時說幾句家長裡短。
 

    林霄和林奶奶兩人走過去時, 小區裡跑出來一個十六七歲的精神小夥, 染著一頭粉毛、穿著鬆垮垮的t恤和工裝褲, 一面大步走出來,一面大聲地講著電話。
 

    “等到我哈嘛, 我馬上就到了是了是了,我一哈就打車過來行不行”
 

    粉毛精神小夥跟林家祖孫倆擦肩而過, 快步走向公交車站。
 

    林霄對精神小夥精神小妹沒啥偏見, 倒是林奶奶見不慣染得亂七八糟的頭髮,回頭看了一眼。
 

    從保安室前面的人行通道經過時,縫著鞋墊的幾個老人抬頭看了眼生面孔的林家祖孫,似乎並沒有搭話的興趣,又自顧自低頭去做自己的事。
 

    林霄目不斜視地從這幾個老人面前走過, 踏進這個小區內。
 

    這個小區建成有十幾年了,物業維護得顯然不怎麼樣,本來綠化面積就沒多少,還全都拋荒了,雜草荊棘長得亂蓬蓬的,反倒是種的常青樹病病歪歪。
 

    因為人車不分流的關係,小區路面也糟蹋得有點兒狠,黑黑的裂縫爬滿了水泥地面。
 

    林霄抬頭辨認居民樓樓身上的樓棟標號,藉機故作不經意地回頭看了眼保安室門口那幾個老人。
 

    李家屯雖然也叫屯,不過顯然不是屯堡,這裡的老年人並不穿屯堡人愛穿的鳳陽漢裝,都是常服打扮。
 

    八月份的天氣裡,三個在保安室門口乘涼聊天、穿著不同款式老人夏裝的老太太之間混著一個穿盤扣立領老式旗袍的老婦人。
 

    老年人夏裝裡面旗袍也是常見款式,但林霄總覺得這個老婦人穿的衣服和大街上常見的老年人旗袍不同,太過於肥大了,那料子彷彿也不太好,皺巴巴的,顏色不鮮亮,像是褪了色。
 

    和林奶奶相依為命的林霄不像她的同齡人哪樣容易忽視老年人,她經常會去留意街上那些城市裡老人家的穿著,琢磨著手頭寬裕後給自家老太買啥好衣裳。
 

    經過觀察,林霄發現現在的老年人從著裝風格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老人喜歡在穿衣打扮上貼近年齡,款式和顏色都以追求穩重莊重為主,輕浮的花色顏色輕易不上身;另一類老人則不喜歡服老,就愛嬌愛俏、愛大紅大綠大印花大刺繡,顯老的衣服一般不穿。
 

    但不管是愛莊重還是愛嬌俏的老年人,要是講究穿著、會穿旗袍的話,肯定不會穿這種褪色嚴重、料子不稱頭差勁之意,版型又差、跟個水桶似的旗袍。
 

    林霄視線餘光在這個老婦人身上略略停留,又很快收回。
 

    老婦人臉上是帶著笑的,一面做著針線,一面聽著另外三個老太太說話。
 

    她也拿不準這個老婦人是人是鬼但既然掛在她胸前揹包裡的巴巴託斯沒動靜,她也就不忙著打草驚蛇。
 

    李家屯小區面積不算大,因為留出了停車位置的關係,樓間距還算比較寬敞。
 

    今天是週日,這個小區裡的居民應該在家的不少,不過或許是太陽太大的緣故,出門來遛彎的人並不多。
 

    但小區裡也並不是沒有人活動,每個單元樓的樓道門口陰涼區域都聚集著三三兩兩自帶小板凳下樓來乘涼的老人;還有老年人和中年人抬著簸箕之類的用具,在用來停車的空地上晾曬紅辣椒、蘿蔔條、榨菜乾等等。
 

    林霄已經看到了李俊豪家住的七號樓,不過她沒急著找過去,在小區裡溜達一圈後,轉到了小區居民拿來當晾曬場的空地附近。
 

    這片兒空地原本的規劃估計是拿來修成讓居民活動健身的場地,但後面大約是因為資金不到位或者是難收物業費的緣故中止了,空地邊緣只孤零零的立著個生了鏽的雙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