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422章 輿論爆炸

    董其昌嘆口氣道“無論如何,都要將此消息傳達出去,這是金石考古的千古大發現,是值得全天下知曉的事情,至於後續如何,咱們且行且看吧。”
 

    王驥德聞言卻笑著說“好在我們甲骨會中還有王建陽這麼一個大編輯。
 

    王驥德南下之時王文龍已寫給他幾份手書,王驥德人還沒到京城就已經派人去江南福建通知了,派去的人都走海路,王驥德到京城不過幾天,派去報信的人也就到了地方。
 

    幾天之後蘇州旬報、旬報,還有江南福建的各大報紙,紛紛在醒目位置刊載消息甲骨社員於遼東發現華夏先祖遺址。
 

    “據遼東送回的消息報導,之前在河南發掘甲骨的甲骨社,近日在本報編輯王文龍的消息之下,社員北上遼東,於遼東的安樂州鎮夷堡一帶成功發現上古之華夏遺存。這一次的考古發現包括了幾處上古先民的製陶作坊、大量上古先民流傳下來的玉器石器據甲骨社的成員判斷,這些陶器的製作年代應該在夏朝之前,甚至是堯舜未出之時此次考古更發現了迄今已知最早之龍形玉,此龍形玉的形制與商州時之龍珮、春秋後世之玉玦有鮮明聯繫,幾可斷定此支遼東先民乃是華夏民族始祖之一,有以為上古諸侯中肅慎族者據筆者瞭解,如此重大意義之考古發現,迄今為止,此乃第一”
 

    其他的報紙能夠得到第一手消息,還是因為王文龍囑咐了蘇州福州旬報的編輯部將消息分享出去,於是此新聞一出直接就造成了鋪天蓋地的宣傳聲量,頓時引起熱議。
 

    特別是在有輿論接受能力的通衢大邑,之前剛剛因為甲骨研究和大量關於商王武丁故事的推動,大家對於上古史書所未記載的歷史正感興趣呢,突然得知在遼東又發現了比堯舜還要早的中華文明先祖遺蹟,此事立刻就成為當下熱門。
 

    無數文人寫信給旬報探聽消息,家們開始蹭熱點題材,而以蘇松四鎮為中心的江南的百姓更是對之歡欣鼓舞。
 

    蘇州旬報這麼長時間的活報攤設置起到的側面效果之一就是讓蘇州的市民社會迅速成型,市民有自己的娛樂和價值取向,在蘇州旬報有意無意的引導之下,蘇州百姓對於民族主義的認同自然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