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415章 蕭家問對

    蕭汝芳的家就住在開原城南,是一座很傳統的東北民居,沒有什麼亭臺樓閣,只不過是三面瓦房,蕭汝芳和大夫人住在正面的房間中,西房住著他的小妾,東邊一溜則是廚房雜物間之類。
 

    這房子的規模別說比著關內的進士家庭,就是山東一帶的普通民戶,大概稍有田產之家也能置辦得起。
 

    這也是鐵嶺一帶的正常情況,明代文人筆記記載鐵嶺一帶的士大夫之家生活狀態就是“彬彬若鄒魯城郭之民”,至於遼東的鄉間百姓這時還大量保持著元朝之前的習慣,所謂“男女聚會蕩無防檢”,“大有左衽者”。
 

    聽說蕭汝芳要招待貴客,他的兩個兒子早早就從外邊回來,蕭汝芳的妻妾帶著僕人忙碌著做飯,吃的食物也極有東北特色高粱米水飯、蘸醬菜,又到市面上去買了滷雞鴨回來。
 

    一直忙碌到傍晚,蕭汝芳坐在正堂中舉杯歡迎王文龍“建陽來我家小坐,招待不周,還請見諒。”
 

    “榮幸之至。”王文龍笑著回答說。
 

    蕭汝芳又指著做中一個軍官模樣的男子介紹“這是我的長子,蕭伯先,在城外經營田畝之事。”
 

    王文龍連忙拱手見禮“蕭朋友好。”
 

    “建陽先生好。”蕭伯先雖然是蕭汝芳的兒子,但看模樣就知沒什麼文彩,更像是一個大地主。
 

    蕭汝芳又指向自己的二兒子說“這是我二子仲才,也是個讀書不成的,如今在衛所中襲了個官職。”
 

    蕭伯才四十幾歲模樣,為人比大哥圓滑的多,他笑著跟王文龍見禮說道“半個月前聽軍中說本地來了大名士,那時我就想回來見見,又聽聞先生北邊去了,前兩日才聽說要到開原,我連忙便向軍中告個假趕了來,這才能見老先生一面。”
 

    “仲才兄太熱情了,今日能見到兄長,亦堪稱快。”王文龍笑著說道。
 

    內地的讀書人家子弟一般不會經商和從軍,但在鐵嶺衛卻很少有這樣習俗。今天到蕭汝芳家吃飯,王文龍處處都能感覺到遼東和內地習俗的差別。就比如這會兒他們吃著飯,而場院裡還擺著一口蕭汝芳給自己身後備下的棺材。
 

    當然,這種習俗在江南也有,不過王文龍一進門就發現這棺材的材質是松木。
 

    松木的價格便宜、木質軟、還容易開裂,在關內肯定不會被用來做棺材,但這卻是遼東人的習俗。
 

    當年遼東總兵韓璽臨終前聽說家人為他去南方求取杉木為棺,立馬勸阻說道“吾東人,以松木為棺,從俗可也。”本質上是遼東地方認同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