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404章 遼南雄鎮

    幾人說話間船隻已經深入老鐵山水道,船體搖晃不定,能感到上面操帆的水手正盡力根據經驗調整船隻方向,以期適應洋流。
 

    船行海上,遇到什麼風浪,大家也只能聽天由命,王文龍、王驥德和毛文龍臉色都有些緊張,惟獨軍戶出身的何可綱最有定力,他笑著問王文龍道“王舍人,此次去往遼東,是要去哪處大戶家講學嗎”
 

    王文龍實話實說道“我覺得朝鮮的皮島是一個不錯的中轉之地,打算到那裡去投資開墾。”
 

    “朝鮮”何可綱聞言無比驚訝,接著卻是笑著打趣說“建陽或許可以將錢財送到我這裡來,我幫你在金州放貸,好歹能保個本。”
 

    王文龍無奈,在遼東局勢緊張起來之前,皮島的地理優勢都不會被人發現,好多人連這地方在哪兒都不知道,聽說他打算去開發皮島,沒有一個人支持。
 

    王文龍只能笑道“先去看看,或許那真是一個風水寶地呢。”
 

    王驥德問道“建陽你說的那產古玉之處也在皮島嗎”
 

    王文龍搖頭說“那地方有些遠,在遼東內陸,趁著快到夏天,咱們正好北上。”
 

    紅山文化的分佈範圍在後世的東北地區西南部,按理說離著旅順挺近的,但是王文龍實際看地圖才發現,哪怕是紅山文化的最東南部也已經在大淩河上游,在這年頭已經是絕對的邊疆地帶。
 

    關鍵還是大明對於東北的實控地區實在太窄了。
 

    大明控制穩固的遼東都司,最北線也就到通遼、四平一帶,至於後世的長春、哈爾濱等城市都在而今奴爾幹都司的範圍。
 

    努爾哈赤領導的建州衛已經是奴爾幹都司最靠近遼東都司的衛所,再往北去的衛所,只能說地圖上有,但是明軍已經放棄不知多少年,當地的部落真不一定認。
 

    紅山文化的中心區域在遼河套,這時還是蒙古人的牧場呢,王文龍也不敢去,他最終選定的發掘位置只有大淩河上游的這一片,具體地點在安樂州三萬衛,這已經是邊疆重鎮,再往前去就有危險了。
 

    去哪挖對於王文龍來說是個費力潑酒的難點,至於對於挖出來的古物能否有研究價值,他倒不太擔心。
 

    上古時期中國北方地區主要就是紅山文化與仰韶文化,兩者交流非常豐富,共同反映了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面貌。紅山文化的先民是中華民族共祖的一部分,這些遺址之中挖出來的手工藝製品,只要放在稍有金石學研究功底的人眼裡,都能看出和上古華夏文明之間的關係。
 

    哪怕在民國,當學者們發現華夏文明在上古之時就已經進入內蒙和遼東的事實,照樣引起一片震驚,更別說在此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