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374章 一地雞毛的結局

    其實楚宗之亂的真正情況在武昌的人看得很清楚。
 

    曾經在雲南經營邊事的湖廣按察使李燾、以及兵科出身的湖廣右參政薛三才在吳楷上疏前就跟他溝通過,表示事情遠遠沒有他所說的那麼嚴重,調動大兵不但耗費糧草、還會整的人心惶惶,不利於將此事快速平定,如果沈一貫還要繼續操作,甚至可能弄出舉兵殺入武昌城和宗室大戰的場景,那樣武昌的百姓被波及的死傷人數只會更多。
 

    明明可以輕鬆解決的事情,何必一定鬧到將武昌城變成戰場
 

    但是浙黨不願放棄這次操作機會,吳楷還是按照自己原本方式寫了上疏。
 

    等他的上疏到了京城,因為事情出的太大太突然,東林黨等其他黨派也不敢反對沈一貫的作為,萬曆皇帝看到吳楷的上疏同樣被嚇壞了,於是同意沈一貫的方案下旨討叛。
 

    現在的情況是武昌到處作亂的宗室沒人管,三省卻開始調兵,湖北的衛所軍大批的入駐襄陽,各地的糧草都開始分撥,而且浙黨官員還到各地去監督,抓出那些備戰不積極的文武官員,整個中原都做出了一副大戰來臨的局勢,也不知道要去打誰
 

    要知道這時各地還在鬧洪水呢,有這錢糧拿去救災好不好
 

    王文龍不想看著這場鬧劇繼續擴大,他勸諫說道“我以為現在浙黨最好收斂一些,應該求將宗室之亂儘快平定,而不是先把風聲做得太大,我今早已經給沈首輔去書,希望他能聽從我的意見。”
 

    “這個嘛我會等首輔那邊的意思。”那御史敷衍的道。
 

    王文龍說的是好主意,也是可以讓浙黨全身而退的方法。現在浙黨雖然通過劫槓案一下抓到了不少權力,但是這種權利一旦等局勢平息馬上就會流失,還會被反攻倒算,在此案之中跳得太高的浙黨官員全部會被攻擊,浙黨先得而後失,後續計算實際上是相當受損的。
 

    沈一貫此刻的作為只會將一樁明明可以讓浙黨得利的案子弄到失分,還浪費了大量的糧餉,弄得中原百姓人心惶惶。
 

    幾天之後沈一貫就收到王文龍的急遞,拆開信仔細。
 

    王文龍在信中極力勸他收斂,可現在拿著劫槓案浙黨實在是有了前所未得的大權,沈一貫總覺得只要此案再延續一段時間,浙黨就能將拿到的權利給消化掉。
 

    王文龍寫道“楚宗室太弱,屆時若是受到壓力便瓦解冰消,浙黨面對造成的一團亂局又該如何自處”
 

    沈一貫思索良久,對幕僚說道“我怕的也是這個,但楚宗室連殺巡撫的事情都做得出來,想來不會如此孱弱吧”
 

    這貨根本不在乎武昌百姓受苦,甚至希望楚宗室鬧得更兇一點。
 

    在他看來當年寧王之叛第一步就是殺了江西巡撫,而現在的楚宗之亂第一步也是把湖廣巡撫給打死,他的操作並不算過分。
 

    在這時的京城官員心中殺巡撫自然等同於造反,這也是為什麼萬曆皇帝會對此事如此擔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