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364章 近代考古學提出者

    王文龍用手輕輕的在甲骨坑文物之上比畫出代表年代的土壤分層,嚴肅說“這每一層的地層劃分或許就是幾百年的歷史時光,若是我們能夠在相應的地層中找到有某一代君王名字的骨片,那就可以進一步確定相應的地層所代表的年代,而在同一地層中的甲骨的時期也就能全部確定了。”
 

    “所以我們在發掘之時不光要對土層進行記錄,最好還要將相應土層的土壤留樣,方便以後發掘到對應土層的甲骨之時進行對比。”
 

    王文龍知道地層學規範發掘方法是考古學從肇始時期進入系統化階段的標誌,這非常重要,有了這種科學辦法之後,學者們可以將區域中的出土資料加以整合,並且追溯其歷代的發展。
 

    董其昌和範允臨都聽的嘴巴大張,兩人通過數年的甲骨發掘都已經積累了相當的一線考古的經驗,並且對於自己挖出來的甲骨有大量解讀上的疑惑,總覺得面對這些紛繁複雜的甲骨文,有許多解讀上的難點。
 

    直到此時聽到王文龍闡述的考古地層學的概念他們才意識到其實有許多信息完全是可以從甲骨的考古現場解讀出來的,只不過這些信息過去都被他們給遺漏了。
 

    範允臨連忙說道“我馬上就去發掘現場一趟”說完之後拔腿就向外走。
 

    董其昌也是臉色激動,對王文龍說道“建陽所說的地層方法的確好,讓你這一趟來安陽真是來對了”
 

    兩人這時還只是覺得王文龍說出的考古地層的思想很新穎,感覺能夠從這種做法之中得到一些好處而已,感覺可以一試。
 

    他們遠遠沒有料想到,從考古地層學開始,王文龍真正給甲骨社引入了近代的考古思維,從此刻開始,甲骨社的發掘研究終於走過了古物學的階段。
 

    別小看這短短一步,前世歷史上的歐洲考古學家僅僅通過記載陶器或其他器物類型的變化和分佈,互相比較,就將考古學從探寶變成了一種可以精確判斷所發掘文物的歷史的科學。
 

    歐洲人對於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考古,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代,歐洲人的古物學至少從1500年就開始發展了,然而原歷史上歐洲考古學家確定以地層學為基礎的發掘方法、器物類型學為基礎的斷代方法,考古學進入系統化階段要到1925年前後,也就是原歷史中中國殷商考古發掘開始前的不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