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351章 甲骨社的難處

    方大美跟著沈德符兩人在發掘現場轉了一圈,時間快到中午,於是又跟著沈德符等人去到發掘現場旁邊的村子中。
 

    一行人還沒進村就遠遠的看見一箇中年儒生和一箇中年婦人在村口相迎。
 

    方大美一見那人就驚喜道“石公,你也在安陽董翁呢”
 

    “玄宰這兩日到開封去了,我便在此處替他守著,黃中請跟我來。”範允臨又指指自己身旁的婦人跟方大美介紹道“這是我家夫人。”
 

    方大美再次拱手道“原來是小淑先生,早有耳聞。”
 

    範允臨字長倩,號石公,萬曆二十三年的進士,曾經當過南京兵部主事和雲南提學,今年剛剛辭官,他是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孫,是與董其昌齊名的書法大家,也是被董其昌邀請才趕到安陽來的。
 

    而他身邊站著的是他夫人,名叫徐媛,乃是此時著名的女詩人,和嘉靖年間另一女詩人陸卿子並稱“吳門二大家”,範允臨加早年窮苦,又和徐媛情投意合,於是入贅徐家,後來他才考中進士,夫妻倆的故事成為一段佳話。
 

    徐家可比範允臨家有錢的多,這次範允臨來安陽保護甲骨,妻子徐媛也資助了不少錢財。
 

    這夫妻二人都是此時文壇之中赫赫有名的人物,方大美是南京安慶府人,和範允臨早就認識,對徐媛的名字也早有耳聞。
 

    方大美跟著範允臨夫妻一起走入村子,發現村中的幾座大宅院都已經被甲骨社包下,甲骨社的學者們還自己籌錢建了乾打壘的房屋,裡頭保存著一筐筐、一架架出土的甲骨。
 

    此時正是午飯時間,甲骨社都是一些文人,於是就僱了村民準備飯食,實物相當簡單,蒸雜糧饃饃、鹹菜、野菜醬,文人們一邊吃著乾糧,一邊互相研究討論甲骨文內容,還有人一手乾糧另一隻手還拿著小毛刷忙碌著清理甲骨的工作。
 

    方大美也到灶下拿了一份饃饃和鹹菜,邊走邊吃,問範允臨道“既都是有文彩的仕人到此,為何招待如此簡單”
 

    範允臨老實回答“發掘甲骨需要大量錢財,保護甲骨又需要起大屋,社中錢緊,實在沒有能力招待好吃食。”
 

    方大美奇怪道“甲骨做成拓片留樣即可,既方便翻看,又可以發賣拓片掙錢,以補虧空,有了拓片,保護之事也可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