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347章 文物保護

    “這個”聽了王文龍的一番話,葉向高猶豫說道“甲骨若要上疏朝廷進行保護,非說得極大不可,但若是如此,帶來的影響怕也定是極大了。”
 

    王文龍明白葉向高的憂慮,古代是沒有什麼文物保護的概念的,明朝法律對於古物規定保護方法的無非是不可以偷墳掘墓,但對於古物的買賣並沒有什麼禁止,盜墓之事也是屢見不鮮。
 

    一些先賢大德、高僧名士的故居、遺物也會被保護,但這並不是法律所要求,往往是信徒或崇拜者的個人所為。
 

    此時能使得歷朝歷代都進行保護的古物遺產,都需要受聖賢崇敬觀念的影響,比如孔子死後的孔子冢以及孔子所居堂室會被歷代朝廷保護起來。
 

    如果要讓朝廷來保護甲骨,那葉向高在上疏之中大概要將甲骨捧到跟孔子的遺物一樣地位,這肯定會引起爭論。
 

    更何況大明律裡不光沒有保護文物的相關條文,且還有“賊盜發冢”一條,殷墟的甲骨雖然大多不是在墓裡,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是古墓中出土的。
 

    按規定“凡發掘墳冢見棺槨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已開棺槨見屍者,絞”,在大明朝的早期百姓們還在關心溫飽,文物買賣很少見,更是少有人知道文物的價值,所以兩百多年前制定的大明律可根本就不會考慮到什麼金石學研究、考古發掘。
 

    這也就是現在朝廷管的寬,不抓而已,要不然董其昌他們在漳德府挖出甲骨做研究,只要是挖到了商人的陵墓,分分鐘都得被關進去。
 

    “這也容易,”王文龍說道,“趙屏國幾人是來參加東林大會的,東林書院中也有不少先生對於甲骨文發現頗感興趣,我可讓他聯絡些名士共同造出聲量,屆時大人上疏就有背後支持了。”
 

    葉向高感覺有些棘手,他不明白王文龍為何如此在意考古之事,隨口道“建陽先讓我思索幾日吧。”
 

    “此事我一定要促成,”王文龍假裝生氣說道“若是葉侍郎不願上疏,在下就去求李巡撫,若他也不願意幫忙,我便關了蘇州旬報和蘇州銀幣廠,辭官回福建”
 

    葉向高一臉驚愕,要鬧成這樣李三才肯定和他心生芥蒂,他不明白為何王文龍對於保護甲骨如此執著,不過反正寫篇上疏自己也不會損失太多,他終於說道“罷了,待我這幾日聯繫同道商議一番,試寫一篇摺子上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