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345章 考據學也是朱子所傳

    朱熹創建理學可以說是再興了儒門,南宋時朱熹就位列孔廟祭祀、原歷史中到清代將孔廟大成殿中的孔廟十哲擴展為十二哲,朱熹還被搬進大成殿,成為孔廟十二哲之一,而其他十一哲全都是孔子的弟子,這就可見朱子的地位在儒門中有多高。
 

    此時王文龍說朱熹有錯實在有些驚人,連國子監的司業聽了這話都張大嘴巴,感覺王文龍要惹禍。
 

    而當下就有人不待舉手便問“建陽先生說此話不怕被說不敬聖賢”
 

    王文龍卻絲毫不懼,他早知道會有這樣的問題,也早就有護身的法寶。
 

    王文龍聞言搖頭笑道“我並無不敬朱子的意思,訓詁學就是從朱子閩學中發揚而來,若無朱子,也就沒有今天的訓詁學了,我輩皆是朱子門生。但越是尊敬就越要鑽研先人的辦法,繼續仙人的路程,當年朱子若無這樣氣概怎麼會訓詁楚辭我遵循朱子的方法,有了新的發現,那也是繼先人之遺志也。”
 

    他一套話頓時讓許多對他有意見的人啞火,還可以這樣
 

    許多人心中不禁想用朱熹的方法發現朱熹錯了,算不算不尊重朱熹應該不算吧
 

    看著場下眾人的反應王文龍嘴角帶笑,強調乾嘉學派出於閩學的這個事實果然好用,有了這頂保護傘文字獄盛行的清代都抓不到乾嘉學派的問題,更別說在此時萬曆朝了。
 

    此時一些學派的儒者,直接罵朱熹都不會被抓,王文龍頂著這保護傘,只要事情不做得過於出格,大膽跳都沒關係。
 

    真不是王文龍想直接去衝擊理學,而是要研究考據學就避不開找朱熹的麻煩。
 

    朱熹是宋代集大成的考據學家,清代乾嘉學派的許多學者都受朱熹影響、用許多朱熹那兒流傳下來的方法去研究問題。
 

    拿著朱熹的方法,無論是學習還是更深入研究,第一步當然是回顧過去朱熹的研究,而這樣一來朱熹研究中的錯誤必然也會被發現。
 

    王文龍現在不說,再講兩節課也得刨到朱熹的問題上去,還不如早講早習慣。
 

    其實客觀來說,朱熹確實是一代宗師,於許多學問都有開創之功,雖然他的一些研究到了明代就已經落後,但放在他生活的年代絕對是學術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