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197章 女子之論

    那些粉面書生拿起布匹就誇讚。
 

    “嗯,的確是滑嫩柔軟。”
 

    “我聞著還有香氣呢”
 

    “給我拿兩匹最細的絲綢”
 

    他們的行為看的旁人紛紛側目,自己卻不以為意。
 

    這些人全都是浮浪子弟,看了旬報上面的連載畫之後興奮不已,乾脆跑來橫錦巷買絲綢,還是挑的最豔最細的花色,回去肯定要做成衣服互相炫耀。
 

    店中人滿為患,店長已經喊到喉嚨沙啞,鬧騰騰的情況卻根本止不住。
 

    幾年之後謝肇淛回鄉守制,閒暇之餘受人請託寫福州府志,便在府志食貨志中記載八閩之地古來有溺女惡習,屢禁難絕。萬曆二十八年,有名士王建陽,倡辦女子紡織廠,取女子自養之意,興化列女胡氏行之,門市於橫錦巷舊趙真君廟右側店中凡掌櫃、賬房、女使,皆用女子,賣綠雲紗、湘妃紗、木蘭布,又以邸報宣傳,一時為人追捧,幾月間紗布風行府城。時人稱做“湘妃衣”,衣食得足之家以上,無有不做者。
 

    購買湘妃紗的行為一旦成為時尚紗布的銷量就再不用發愁,湘妃紗的價錢也不算貴,一時之間城中百姓都瘋狂購買,特別是閨中女子,她們看到旬報上的宣傳十分感動。
 

    高門大戶的小姐們都派出自家婢女前來購買,一買就買上一櫥,穿不完也不在意,只為幫助女子紡織廠的發展。
 

    王文龍和湘妃紗的關係也被扒了出來,不過因為王文龍做事謹慎,倒沒有人把他往淫邪方向想。
 

    但是對王文龍的非議還是紛至沓來,許多守舊派的學者斥責王文龍讓女子出門工作是有違禮法。
 

    對於這些爭吵王文龍沒有理會,辦廠兩個月之後他就要開始還布政使司衙門的利息了,他的主要精力還得放在湘妃紗的推廣之上。
 

    市面上有一些人見湘妃紗賣的火爆,也開起女子紡織廠,對此王文龍也沒有去阻撓,畢竟女子紡織廠越多越能幫助減輕溺女問題。這些小廠子和湘妃紗不是一個量級的,根本也衝擊不到湘妃紗的生意。
 

    生意火爆之後,王文龍越發忙碌,他四處宣傳,希望藉機把湘妃紗的名氣推廣出福州府城。
 

    幾天之後,建寧府,壽寧縣。
 

    這地方是福建和浙江的交通要道,歷史上曾經屬於福州府,到景泰年間才將壽寧縣歸屬建寧府。
 

    一早,縣學書堂之中就擠滿了人,來者大多都是衣冠楚楚的儒生,間或也有幾個老安人在丫鬟的服侍下端坐,這些人全都是養濟院的支持者,能夠坐到此堂中的每年家中至少也要捐上幾十兩銀子,家中都不貧困。
 

    等了半晌還不見主講者到來,座下眾人不禁討論起來“建陽先生怎麼還不到”
 

    “他在旬報上寫的那幾篇文章實在是振聾發聵。”
 

    “別說了,我家母親最是心善那日給他念報紙,不合唸到那篇文章我才讀到一半她便少說唸了千百聲佛,前兩日還專叫我到福州給她買湘妃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