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185章 素描基礎

    第185章 素描基礎
 

    曾鯨聞言站遠看了看自己的畫,笑著說道“我這畫中的人物開臉本來就是正面,身子雖然歪斜了些,但是也不至於太側,自然是畫了正面。”
 

    王文龍疑惑問道“難道就不能順著她體軸來畫”
 

    “體軸”曾鯨搖搖頭,“那是何物”
 

    王文龍發覺曾鯨似乎沒接觸過相似概念,忍不住詢問“敢問波臣兄學畫人物臉面時是如何入手的”
 

    曾鯨自然而然說道“先學的畫十分面,就是正臉,然後學略微側著的七分面,最後學全側向一邊的半面,這三種學會之後無論人物是俯是仰頭臉總是不變,再學些人物動作也就能夠入手。”
 

    王文龍算是聽明白了,怪不得這年頭的人物畫水平不高,原來國畫在這時對於人物畫的重視不高。
 

    此時“畫分三科”分別是人物,花鳥和山水。
 

    山水畫和花鳥畫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是絕對的大頭,而人物畫常常還要和建築畫融合在一起,非常不受重視。
 

    人物畫大師如同曾鯨學畫人臉也就只學三種形式,一切的人物都拿這三種形式去套,那能不千篇一律嗎
 

    相比之下,西洋畫從宗教畫起源,在畫人物這方面就是行家裡手了。
 

    王文龍前世還是學過一點素描的,這時突然發現以自己的水平居然也能教曾鯨一點東西,他笑著說道“波臣何不試著將人的腦袋分成幾大塊,根據其不同角度畫出相應的結構,如此就可使得人物頭部隨意轉動。”
 

    “比如我們可以將人臉分成三個組塊,前額是一塊方形,面頰是一個扁平的梯形,下頜則是一個略微尖銳的梯形”
 

    王文龍說著拿起筆就在旁邊的紙上畫出了一個素描起稿時的頭部組塊,又演示了怎麼樣利用這個組塊畫出不同角度轉動的頭顱,只要掌握了腦袋的結構,無論人物怎麼旋轉,畫出來的頭顱都不會變形。
 

    曾鯨第一次見到從這麼多角度畫出來的人頭,看的眼前發亮“建陽此畫法倒與南京的西洋傳教士有些相似,不過他們所畫人物似乎也沒有如建陽所畫這麼精緻。”
 

    王文龍搖頭說道“歐洲人的畫作可比我高明的多,你在南京所見西洋人物畫不夠精緻只是因為來華傳教士的水平一般,所帶來的西方畫也不是什麼名家之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