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181章 一群山人

    第181章 一群山人
 

    黃道周真是天生的高士,十幾歲年紀,在家裡讀書不自在,居然一個人坐小船跑到海外小島上去攻讀易經。
 

    不過王文龍回想了一下黃道周的資料就發覺這實在很符合黃道周的性格,歷史上黃道周也是在十八歲時就去往塔嶼專心讀易,幽居荒島整整兩年,然後又去了有“閩南第一山”之稱的大峰山讀書。
 

    他二十三歲時終於在山中通悟自己的理學思想,興之所至留下墨寶“靈通感應”,後世人由此便把大峰山改名為靈通山。
 

    王文龍看完他的稿子,發現黃道周這幾個月的書沒白讀,寫出的東西果然挺有見地。
 

    王文龍笑著說道“是篇好文章,下期的旬報版面不夠,但我會盡量在這個月把文章給你發出來,可以先支取稿費。”
 

    黃道周點點頭,他對於學問是真心熱愛,前半生時間都用來研究易經、書畫、詩詞,並且交下許多隱士高人做朋友。
 

    歷史中的黃道周的前半生就是個山人,要到母親老邁之後才回家奉養老母並潛心科舉讀書,考上進士時都已經快四十歲了。
 

    王文龍問黃道周道“今日找你來還有一事,你今年去過鄞州,可聽說過許元忱其人”
 

    黃道周道“是烈女胡氏家中那位”
 

    王文龍看著三人
 

    至於那柄被福州百姓追捧的“古劍”就更是無稽之談,王文龍聽過採訪回來的描述,一柄鐵劍保存上千年如果能有那樣的品相就出鬼了。
 

    明史之中對於許元忱的記載並不多,聽了他的話王文龍大概也就知道這位許君是個多麼不著調的人了,而聽黃道周的話,王文龍發現他似乎對於胡氏的行為也不甚支持。
 

    王文龍想想也是,黃道周雖然在儒家理解上有偏向程朱理學的傾向,但是終究還是自成一派,也是反對古板的理學教條的。
 

    最近隨著旬報大量連載武俠這地方因為跟上古神兵有聯繫,於是再次被文人發掘起來。
 

    前兩日福州市面上傳出消息,說此地鐵戶發現一柄上古寶劍,立馬就被福州有錢人追捧,一柄所謂古劍炒到三百兩銀子,這新聞還上了旬報的時事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