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145章 申時行的無奈

    第145章 申時行的無奈
 

    申時行放下書不禁長舒一口氣,他實在難以描述自己現在的心情,因為這一本國富論對他的衝擊實在太大。
 

    申時行對於書中的種種內容感受極深,因為他曾經掌握朝堂幾年時間,深深知到經濟之學的重要性,按照書中許多內容的解釋,再回想自己當年掌控朝堂時的作為,申時行能發現自己當初的許多想法都有違經濟理論。
 

    可是想來想去,卻又沒有再悔改的機會。
 

    其實當時他的所為也並非完全出於本意。
 

    申時行並不是古板的士人家庭出身。
 

    他的生父申士章是長洲的富商,和尼姑私通生下了申時行,出於顏面不敢帶回家去養,於是託給當時的蘇州知府徐尚珍收養。
 

    徐尚珍又將幼小的申時行過繼於自己的舅舅家,小時候申時行姓徐,他自小跟著自己做商人的養父一起做生意,因為生父養父都是商人,所以他自小是被當做一個商人後代來培養的。
 

    後人以為申時行古板,但其實申時行靠著自己的聰明頭腦從小就長於商業,論起做生意的本事,他比起大明的許多官員不知要強到多少去。
 

    只不過申時行在學習經商的同時文人的才學卻是掩都掩不住,在科舉難度登天的應天府鄉試,他一舉就考取第三名,二十七歲赴京參加會試,又得中狀元,這之後申時行才回歸祖籍改姓申。
 

    申時行的這段傳奇經歷在蘇州家喻戶曉。
 

    但其實他和沈一貫極其不同,沈閣老是真混,但申時行有相當強的道德觀念。
 

    他終於感到國富論的實力有多強。
 

    他本質上還在做著和張居正一樣的事情,但是申時行極力對皇帝和百官展現自己的誠意。
 

    但該做的事情畢竟還要做,張居正的剛強之法走不通,申時行就只能試另一條路徑。
 

    於是他在萬曆面前不反對廢長立幼,同時在群臣面前又裝作恪守禮法,兩邊安撫。
 

    公卿大臣怕萬曆皇帝廢長立幼,於是請申時行為首聯名上疏,但是萬曆皇帝置之不理。
 

    此時看到國富論申時行忍不住回想自己當首輔的幾年時間中推行的各種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