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91章 殷墟甲骨

    第91章 殷墟甲骨
 

    既然不用再去東林書院,待到二月中旬福建的馬鈴薯也快成熟了,徐學聚已經幾次派人來信詢問王文龍何時返程,於是王文龍便收拾東西離開蘇州。
 

    告別那天吳山社眾人全都來送。
 

    葉晝則笑著取出兩封信交到王文龍手裡“河南來信。”
 

    王文龍拆開第一封信,就先見到一張曲譜,兩條旋律上下排列並行,稿紙下面還有一些註疏解釋,王文龍瞬間知道這是王驥德寄來的信。
 

    五線譜是針對鋼琴弄出來的,除了最基本的譜例之外還有許多演奏所用的特殊符號。
 

    而王驥德顯然在使用過程中對五線譜也進行了自己的改造,使得這曲譜更適合此時的樂器演奏。
 

    除了曲譜之外,信封中還有幾張信紙,王文龍取出來之後才知王驥德和朱載堉已經見面。
 

    朱載堉寫出十二平均律之後一直想要將這套音律推廣出去,但是除了祭祀禮樂因為禮教原因主動使用之外其他場合卻對十二平均律並不太接受。
 

    對於這年代的樂器音準來說,編排此時的曲子用不用十二平均律聽著都沒啥差別,朱載堉也不知道要怎麼能夠推廣,甚至自己都覺得這東西推不出去。
 

    明明寫出了好東西卻不被廣泛接受,使得朱載堉十分鬱悶。
 

    而這時王驥德上門對朱載堉說出王文龍的建議,朱載堉瞬間眼前一亮。
 

    現在兩人已經一起合作想要完成這部平均律曲譜。
 

    第二封信是朱載堉寫的,對王文龍的律學水平大加稱讚,朱載堉自己作為鄭王世子雖然一直不願意接受王位,但卻也不好離開河南,於是請求王文龍有機會一定來河南相見。
 

    對位法在此時的歐洲雖然被提出,但是還沒有到完備的程度,王文龍和王驥德在研究的過程中其實已經提出許多超出本時代歐洲音樂的理論。
 

    王文龍的樂理學知識雖然只是皮毛水平,但是畢竟超脫幾百年的時代放在那裡,王文龍隨便一說的東西都能讓王驥德覺得大開眼界,朱載堉也是稱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