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五十八章 江西道士

    王文龍又不傻,二百兩對於他現在來說已經不算大錢,而且蠟紙印刷術很快就會鋪開,方法授權的費用也賣不了幾次。
 

    相比之下,如果壟斷了蠟紙和油墨的供應,以後整個福建的低端作坊想要用蠟紙印刷書籍都要找他購買原材料,雖然初期收回成本的時間會長一點,但是幾年之後這買賣還能細水長流的做下去。
 

    王文龍直接和誠德堂的掌櫃說明情況,這東西沒必要騙人,技術實在太簡單,即使誠德堂不買,過幾個月說不定都能自己得到技術。
 

    王文龍沒打算開印刷廠,而且他手下有一堆徐學聚調配給他的刻工。
 

    王文龍許諾只要誠德堂現成的木活字模,兩邊的刻工一起加工之後這套字模最後還會送還給誠德堂使用。
 

    而且學技術也是有門檻的,參與這一批東西的印刷,泉州誠德堂能夠先別的印刷作坊至少半年獲得一批熟練的蠟板印刷工人。
 

    最重要是他們還能落下徐學聚的人情,怎麼算都不會虧。
 

    那掌櫃的也是個頭腦清醒之人,稍加思索便同意,當即就帶王文龍去選字模。
 

    這也是王文龍找熊清波合作而不是找餘象斗的原因,能夠在泉州馬上弄出一套木活字模的書坊還真沒有幾家,有快速印刷需求的誠德堂自然是首選。
 

    一番挑選,王文龍選中了誠德堂裡最完善的一套梨木字模,這套字模有一萬多個字,還有完整的備用字,關鍵是木料足夠好,據那掌櫃的說當初開造之時光是工本就用了二百多兩。
 

    同時泉州誠德堂還派了十幾個刻工和印刷匠去官刻作坊學習,說是學習,同時自然也是幫忙印刷。
 

    至於印刷原料廠,王文龍並不打算現在就開,他想要把此間事情完成之後回福州再開廠。
 

    這些印刷原料的買主肯定主要來自建陽,原料廠開在泉州需要沿海走陸路交通運輸很長距離再轉水運才能到達目的地,如果原料廠開在福州則直接走閩江就能送往建陽,同時福州也是徐學聚的衙門所在,多少能幫襯一些。
 

    只不過這段時間印刷所用的蠟紙和油墨就只能由王文龍親自調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