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五十六章 不好用的活字印刷術

    王金貴看到這方便又快捷的蠟紙油印技術之後心中瞬間產生危機感。
 

    這東西要是普及完全就不需要他們刻字工匠了。
 

    他還心存僥倖,連忙詢問“這蠟紙油墨可是昂貴”
 

    王文龍道“這蠟紙的製作成本也就跟一般油蠟店裡用來包裝茶葉的油蠟紙差不多。至於油墨,配方複雜了一些,但是成本甚至沒有用松煙墨來的貴。”
 

    王金貴和鄧志謨兩人聞言心中大驚。
 

    製作書籍的成本在這年代是非常高的,南直隸和江浙的刻工每刻百字的收費是三錢銀子,福建這裡工價低一些,但是每百字也需要兩錢左右。
 

    而這樣的刻板只能翻印兩千次,如果要達到雙峰堂那種一版三千次的印量,刻板所用的木材要更好,而更精細的刻工費用也要增加。
 

    而照王文龍所說他弄出的這種油印技術刻字成本和刻板費用卻低到幾乎可以忽略,這優勢可就太大了。
 

    雖然蠟紙油印的印刷質量不如精細的刻板印刷,但是已經算得上能看,甚至比起最粗糙的麻沙刻印刷質量更要好。
 

    連那種印的糊塗一片的麻沙刻都能賣出去,印刷質量更好的蠟紙油印書籍肯定有相當大的市場。
 

    作為一個熟悉印刷業的文人,鄧志謨立馬想到這套技術背後的價值。
 

    他忙問王文龍道“這技術現在還在賢弟手裡嗎”
 

    王文龍一笑,對兩人說道“蠟紙和油墨的配方都掌握在我手裡,現在我只是用這辦法幫藩臺大人應急而已。”
 

    兩人聞言也是瞬間明白,王文龍並沒把技術交給徐學聚。
 

    寫書掙到第一桶金后王文龍早對這年代的書籍利潤感到驚訝,腦海中有這麼多的書籍,又掌握著領先這時代的印刷術,進軍印刷業對於王文龍來說當然是早已有之的想法。
 

    王金貴暗暗慶幸。
 

    幸虧王文龍還沒把技術推開,這套技術若是推廣出去,以後他們這樣的刻字工只怕都要沒飯吃了。
 

    見伯父臉色不對,王文龍道“這技術的印刷質量還是太差,稍稍精美的書籍就無能為力,根本替代不了刻板印刷。”
 

    王金貴點點頭,但是神色依舊落寞,顯然沒受到多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