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十九章 魏天爵和聚寶盆

    聽王文龍問起稿費,李光縉就忍不住樂起來。
 

    “儒林外史已經付梓印刷了,雙峰堂和愚兄的書坊正全力趕工,旋印旋售,許多客人爭相求購,只是抱怨沒有貨,現在已經賣出一千多部。還是因著賢弟的寫的太好”
 

    王文龍點點頭心中頗為滿意,照幾人的分成比例算來他現在已經收入二百多兩,而且這只是一個開始,以後只會越來越多。
 

    看出王文龍想要取錢,李光縉笑道“餘賢弟託我把平版儒林外史的後續稿費給你,還有繡像本的利潤也一併給付。”
 

    “這家書店就是我的產業,如果賢弟錢財沒地方放,可以在愚兄的書店櫃上寄存。隨時使用都能來取,而且每個月能有八釐的利息。”
 

    利息給到這麼高,王文龍頗為驚訝。
 

    李光縉一番解釋王文龍才想起來,此時這些店家都有小押業務,吸收普通百姓的存款,每個月給予高額的利息。
 

    一切只因為大明在濫發鈔票把自己的寶鈔給玩壞之後,不得以進入了銀本位時代。
 

    隨著大明朝的商業漸漸繁榮,全天下的交易根本就不是那點白銀存量可以完成的。
 

    到了明末整個大明都處在白銀緊缺的狀態之中,隆慶開關之後幾十年大明吸收掉了全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白銀產量。
 

    上到國家朝廷,下到市井的商販都缺少流動資金。
 

    只要市面不是太亂,在這年代真就是有錢投資做生意就不會虧。
 

    要是沒有這樣商業繁榮的底氣,萬曆皇帝也沒機會搞出誇張的稅監製度,換到其他朝代,這樣亂收稅早就把工商業者的利潤給收沒了。
 

    換句話來說,這意味著大明的商業潛力根本就沒有被開發完全,只要大明的統治方式能夠稍微近代化一點,比如搞箇中央銀行給這些做小生意的商販投資放款,促進貿易,大明的財稅收入直接增加個三成都有可能。
 

    只不過官僚樂得低效統治少擔責任,而萬曆皇帝只要能收到錢就好,也不想去動制度改革,於是朝堂上下就坐看大明湊湊合合的過下去。
 

    李光縉早猜到王文龍今天要拿錢,早已經將他的五百多兩稿費和二百多兩分紅取準備好了。
 

    七百兩銀子重達四十多斤,王文龍自然不會傻到扛著它們回高宷府中,於是取出來後直接勞煩李光縉寄存在書店的櫃檯上,也算是幫襯李光縉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