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民變

    晚上,張氏把一碗豬肘子給燉的爛爛的,又買了些河魚炸了、切了半頭板鴨蒸出來、炒了一碗蘿蔔絲,還給桌上每人盛了一碗白米飯,飯裡拌了豬油,噴香。
 

    王文龍坐下就問王金貴道“伯父,鄧兄還沒過來”
 

    王金貴搖搖頭,看看外頭天已經擦黑也是奇怪“按說早該從書坊裡回來了,也不知是路上有什麼事情給耽擱了。”
 

    王文龍這次能夠把書稿送到餘象鬥那裡去還要多多感謝鄧志謨,於是邀請了鄧志謨今晚來王金貴家一起吃飯。
 

    等了一會兒,王金貴正打算出門去看看,這時終於聽見房門被敲響。
 

    王金貴連忙去開門,就見鄧志謨慢慢走進來,坐到椅子上,一言不發,腮幫子咬的鼓起。
 

    王文龍感覺氣氛不對,問道“鄧兄,可是出了什麼事情”
 

    鄧志謨重重的錘了一下桌子,道“賢弟不知,幾天前臨清民變了”
 

    聽到鄧志謨說起臨清民變四字,王文龍瞬間想起來是什麼歷史事件,接著不禁驀然。
 

    後世人總結萬曆皇帝的性格給了四字的評價貪財好貨。
 

    這貨明明是個皇帝,但是卻好像掉在錢眼裡,這傢伙甚至利用兒子大婚的事情直接從國庫搬錢。
 

    能做出如此行為,其實也是萬曆皇帝對官員集團的消極抵抗所致。
 

    萬曆小時候張居正擔任首輔,他對萬曆的要求極其嚴格,再三告誡他要簡樸,讓小皇帝剩菜剩飯都要熱了再吃。
 

    但是張居正自己卻生活奢侈,回鄉都要坐十八抬大轎。
 

    萬曆成年之後發現這事情大為惱怒,氣到把張居正挖出來鞭屍,從此忌憚文官清流。
 

    其實明代的賬面稅收以及朝廷國庫的收入佔全國總產出並不算多,但百姓卻苦於高稅率,真正原因就是大量的錢財被收稅的官吏給分潤了。
 

    這些官員大把大把的撈銀子,卻又口口聲聲告誡皇帝不要與民爭利,勸他勤儉度日,在萬曆眼裡無異於一個個欺騙他的張居正。
 

    萬曆皇帝沒有辦法在朝堂上對抗他們,於是就消極抵抗,鬧出爭國本之事,想要廢長立幼。
 

    廢太子的想法不得朝中官員支持之後,萬曆一賭氣就乾脆不上朝了。
 

    現在這貨天天窩在後宮,政務只管賑災和軍事,而對於朝廷上的官員任免,則採取完全不聞不問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