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鹹蛋黃 作品

39.第39章 糖漬枇杷

    糖水熬出來的香味, 吸引來南街不少穿開襠褲的小孩兒,這是許大夫家,許大夫人好心善, 趴在他家院子外,不用擔心被人拿掃把驅趕。

    事實上,許黟也做不出來趕跑小孩的行為。聽著動靜,他舉著煤油燈出來, 昏黃的光線照向幾張小孩的臉蛋。

    “許大夫好”

    “許大夫, 你在做什麼聞著好香好香”

    以前,他們只在許大夫的院子裡聞到難聞的藥味,這還是第一次聞到讓人流口水的香味,像是在糖鋪裡聞到的蜜糖。

    許黟見天色都這般黑了, 這幾個小孩在外面不安全, 便喊他們進來。

    陳娘子擦拭著手出來,對許黟道“我回去了,再晚可不合適留在這兒,糖水等它涼了, 你就將它倒進陶罐裡,把泡在鹽水的枇杷撈出來, 去了水放進去。”說著, 她擔心許黟做不好,又道,“不急的話, 明日等我過來也可。”

    “嗯, 多謝陳娘子,我曉得了。”許黟說。

    她欠了欠身,看著跟著進來的幾個小孩兒, 捂嘴笑的挨個摸了摸頭。

    小孩乖,喊了“陳娘子”後,任由著她摸了頭後,跑去到許黟的身邊。

    “許大夫、許大夫,你這是要做糖漬枇杷嗎”其中一個大些的小孩哥,有七歲的模樣,頭髮還短著,扎著的童髻是個小丸子般的揪揪,惹得許黟想要上手扯一扯。

    他忍住,親和地笑著說道“是要做糖漬枇杷,我不曉得怎麼做,去請陳娘子幫我。”

    說罷,一併問其他小孩“可要吃糖水,我進屋給你們倒去”

    幾個小孩眼睛雪亮雪亮的。

    “我真的可以喝嗎”

    “可我娘說,不能隨意拿別人的東西。”

    “許大夫是好人,不會拐我去賣掉的,我就不怕。”

    許黟失笑“”

    “吃了糖水,回家去得漱口再入睡,可明白了”

    幾個小孩紛紛點頭。

    晚上閒來無事,許黟坐在院子裡,瞧著夜幕中央掛著的彎月,這會的月牙明亮,雲層飄渺,看來明日還是個大晴天。

    小孩子們拿到糖水,便有模有樣地朝著許黟行揖感謝,都不是很標準,卻也非常有意思。

    許黟還考他們,問他們可開蒙了。

    “我還沒讀書,我娘說等我再大兩歲就送我去先生那裡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許黟便問另外一個小孩“你多大了”

    小孩哥稚嫩的臉上滿是驕傲“我七歲了,還有兩歲也可以去主家找一份差事。”

    “主家”許黟訝然。

    一問才知道,他家父母都在主家簽了生契,他爹爹是府裡的門子,他娘在府裡後房屋子裡當差,做挑水打掃的活計。小孩兒看在眼裡,也想長大進去府裡當差,每個月能拿幾十上百文的月錢,就是他奢望的日子。

    生契不是死契,賃期結束就可以歸家,主家也不能隨意打罵發賣,是奴籍沒法比的。說起來,何娘子的夫君和兒子何林秋,也都是在大戶人家裡當差。

    許黟漸漸瞭解到,南街不少戶人家,都是在大戶人家裡做活的,要不然靠那幾畝田地,又是納稅又是交人口稅,日子可不好過。

    幾個小孩子吃完了糖水,也該回家去了。許黟沒留他們,讓他們仔細一點回去。

    他在門口目送幾個小孩回家,隱約聽到有罵孩子貪嘴的。

    次日一早,許黟在院子裡打拳,就收到了幾個雞子,是昨晚那幾戶人家的大人送過來的,謝許黟給他們家孩子吃糖水。

    等他打完拳不久,陳娘子過來灌糖水,泡在糖水裡的枇杷肉,還要浸泡一旬時間。

    期間不能掀開蓋子,要在木蓋子外面圍上兩圈布封,時間到了,才可以開了吃。

    受災的事在南街已是過去了的事。

    但對於來登記受災的街道司來說,還沒過去呢。衙役把記錄的本子送到書吏,書吏要把這些受災的事記錄下來,存放在庫房檔案裡。

    因著這次有大夫主動義診,就被街道司的管勾知曉了一一,喊來負責此事的衙役,聽到這大夫是南街受災住戶之一,還是個未及冠的少年郎,心中有了好奇。

    “此人可是府城太醫局的生徒”管勾問那衙役。

    衙役垂著眼,不敢隱瞞地說道“小的稟大人知曉,這許大夫不是太醫局的生徒,他去年還在私塾裡讀書,是棄文從醫,半路出家子。”

    管勾沉思,半路棄文從醫,那可不多見,此子竟有如此魄力。從報上來的公文裡,也說這許大夫義診有序,傷患除嚴重者還不能動身,其餘等已痊癒無礙。

    只是年紀尚小,還不足以令他多費心神。

    管勾揮了揮手讓衙役退下,便把這事暫時拋在腦後。

    西街,濟世堂。

    沈家少東家晚了一日,才收到許黟去義診的消息。他知曉後,立即去書一封到潼川府,將許黟不但不同意賣藥方的事告知沈家主,還將許黟經營名聲的事一起寫在書信中。

    在他看來,許黟就是個沽名釣譽之人。上次拒絕他,定是覺得他開價太少。

    他讓跟著過來辦事的僕人去喊嚴大夫。

    “嚴大夫,你再去尋那許黟,便說我願出價到三百貫,問他可願賣他手裡的藥方。”沈少東家話雖這麼說,口吻卻帶著濃濃的不屑,他就不信,這次許黟還會拒絕他。

    三百貫可不是小數目,這麼多錢,別說是在鹽亭縣買宅子,去潼川府買了宅子,還可以再買兩個小廝回家伺候,舒舒服服的過日子。

    嚴大夫聞言,一臉欲言又止,上次他為了許黟得罪少東家,少東家故意找了醫館諸多麻煩。

    他這次若還是出言勸說,怕是惹一身騷。

    沈少東家冷眼看他,嗤笑說道“看來嚴大夫在鹽亭縣當主事當久了,莫是覺得濟世堂是你嚴家的”

    嚴大夫惶恐“嚴某從未有此心,我在來到鹽亭縣後,便一直恪守本心,一是看病救人,一是為沈家守著醫館,自不敢有任何他心。”

    “哼,最好是如此。”沈少東家睨眼看著他,知道這人心裡向著那許黟,偏要讓他去傳這話。

    “你且快去,別誤了我的好事。”

    嚴大夫深深嘆了一口氣,無奈地只能認命。

    他回到醫館的診堂裡,坐下來便喊一名學徒進來。

    進來的學徒恰巧是那日接待許黟的那個,他笑著臉問嚴大夫有什麼事情吩咐。嚴大夫看他興致高,就把這送帖子的事交給他去辦。

    學徒拿著帖子,就來到南街石井巷找人。

    他隨便拉著一個人就問許黟家在哪裡。沒想到這人十分熱情,主動地帶著他來許家尋許黟。

    “許大夫,有人找你嘞。”那人把人帶到,深藏功與名地離開。

    許黟出來一看,看到是濟世堂的學徒有些意外,便喊他進來,問道“還未到交付消食丸的日子,怎麼過來了”

    學徒說道“我是來送帖子的,我家嚴大夫想來見你,問你未時可有空。”

    許黟挑動眉梢,嚴大夫要來見他,他先想到的便是那日在翠園裡惱羞嗔怒的沈家少東家。

    許黟收回思緒,說道“有空的,你告知嚴大夫,我在家中備茶等他。”

    未時一到。

    許家院子門外停了一輛帷帳牛車,嚴大夫撐著學徒地手下來,見著許家屋院,心裡感慨萬千。

    與他認知的一樣,許家的家境並不富裕,不過看那嶄新的瓦磚,房頂似乎新蓋不久。便又覺得,他似乎也能體會到許黟的一些想法,年少傲氣,心中有懸壺濟世的想法,不打算賣藥方,不為上百貫錢心動,好似就能理解了。

    “嚴大夫”

    許黟喊了兩聲,嚴大夫才緩過神。

    看著他轉移視線過來,許黟緩聲道“嚴大夫這幾日別來無恙,明日便是交付消食丸的日子,你即是來了,倒是合適把消食丸一併帶回去。”

    “好說好說。”嚴大夫點頭,消食丸如今在濟世堂是暢銷藥丸,來買的人多,時不時就會斷貨。

    許黟又只每五日四百顆,量還是太少。

    他知道本家那邊想將藥方買了去,是知道這消食丸的好處有多大,一十幾個分號一起售賣這款消食丸,還不限量,月盈利還不知是個什麼數。

    他自當是不敢把這話說給許黟聽的,也沒有添油加醋,自作主張地替沈家少東家說臉。就只表明,他是替沈家少東家來問許黟,出三百貫錢,想買他手裡的藥方。

    “”

    許黟咂舌,怎麼過去好些天,這沈家少東家還不死心。

    嚴大夫嘆氣“少東家執意如此,老夫也只能是走一遭,厚著臉皮來問許小郎,這藥方之事,敢問許小郎是做何打算”

    “不瞞嚴大夫,這藥方確實沒法賣與沈家。”許黟沒有動搖,一百貫也好,三百貫也好,對他來說不是價錢的問題,“我也不拿話打發你,藥方是秘籍,非出自我之手,我只是借用罷了,非是我的藥方。”

    嚴大夫聽了,沉著臉說“這話極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是這藥方在我手裡,我也不會輕易賣出,又怎麼能強求許小郎做違心之事。”

    沈少東家不學醫,眼中都是商人利益,覺得只要出高價,別人就會順他的心意將藥方拿出來。

    實在是可笑極了。

    嚴大夫這般想,就也沒再多話,只目光落到院外,看著曬在院子裡的藥材,聞著空中飄著的淡淡藥香。

    熱風拂過,他收回視線,對許黟道“嚴某該回去了。”

    許黟頷首“那在下便不留嚴大夫了。”

    送走嚴大夫,許黟目光落在小黃身上,心裡想著,這事可能還沒結束。

    對方這麼執著,這次派嚴大夫過來沒能得到答案,也許下次,會是別的人過來。

    許黟將這事記下來後,便沒有特意去關注,兩日後,邢嶽森放旬假,來許家尋許黟玩。

    他不是空手來的,還拿了兩本書籍,以及一刀富陽有名的竹紙,兩塊墨鋌。

    邢嶽森道“我來你家讀書,怎好用你的,這不都自備而來,好讓你也用用。”

    “子騰兄還是客氣了。”許黟笑了笑,拿過他手中的竹紙一瞧,發現與他用的普通竹紙區別很大,紙張細膩光滑,柔韌,聞著有淡淡清香。

    他好奇“這竹紙”

    邢嶽森眨眨眼,說道“我一叔去臨安城做買賣,順路去那富陽給我帶來的,說是好生名貴,一刀便要一兩銀子。”

    邢一叔給他帶回來三刀紙,他一刀贈予師長,一刀留著自用,還有一刀就帶過來到許黟這邊。

    許黟震驚,這竹紙好貴啊。

    都說讀書費錢,可不是說說而已。

    束脩在讀書的開銷中佔比是很低的,買書本、文集、註解等,還有練字用的筆墨紙硯,才是長久開銷。

    而在宋朝,因為印刷術的發達,書本的價格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價,不少百姓人家是買得起書了,可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其他的消費。

    更多的人家是送孩子去讀兩年書認認字,好能找到一份體面不那麼累人辛苦的差事。

    許黟想到那幾個小孩,期待著去讀兩年書後,就去主家討一份體面的下人差事

    “黟哥兒,老師給我出了一道題,我一個人做著沒意思,你來陪我可好”這時,邢嶽森鋪開竹紙,笑著問。

    許黟“”

    不是,我都棄文學醫了。

    他無奈地捏了捏眉心,對邢嶽森說道“子騰兄,我還是看醫書吧。”

    邢嶽森聽到這話,瞧了瞧屋子的陳設,只看到書桌上面放著的書籍,都是四書五經,還有一些經貼註解,哪裡來的醫書

    哦,想起來了,是有一本,他之前在祖父庫房裡翻出來的,特意拿來送給許黟。

    突然,他想到一個問題,許家沒有醫書,許黟是去哪裡學醫的

    邢嶽森心有疑惑,就問許黟,想知道答案。

    許黟眉心一跳,想了想才說“原先有所求便去書館借的醫書,還有以前在家伺候家父家母,問大夫的,他們那兒就有不少醫書。”

    “你要看嗎”說完,他就假裝問。

    邢嶽森搖了搖頭,笑說“我光看這題就已頭暈,怎麼還讓我讀醫書了。還是黟哥兒厲害,藥理醫理可不是誰看了便會的。”

    這事一打岔,許黟便知道自己不能空說樣子。

    待到邢嶽森帶著做出來的文章滿意離開,許黟也出了一趟門,買了好些紙回來。

    他坐到桌案上,開始研墨,一邊思忖著從哪裡落筆。

    許黟的記憶力不錯,當年為了學好中醫,他家讓他先把要學的醫書背誦下來,幾十本醫書,上百萬字,全部背下來,當然是不可能的

    但一些被他盤得包漿的,那還是能寫一寫的。

    譬如諸病源候論、黃帝明堂灸經素問、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等,這些醫書,單獨一本拿出來都有非常大的研究價值。

    況且多數在宋朝之前就有的名書,許黟將它們抄錄下來,也能說出出處。

    還有一些宋朝之後,明清出身的大家所著的醫書,就不太適合擺在明面上。

    但他怕時間太久,將這些都給忘了。便打算以後,也一點點地補齊。

    能寫多少,就寫多少吧。許黟著墨書寫,花了半天時間,把傷寒雜病論中十卷之一寫出來。

    全篇有八萬多字,以許黟的速度,每天拿出兩個時辰用來抄錄,也要半個多月的時間。

    十天之後,糖漬枇杷可以開蓋吃了。

    三十多斤的枇杷,去皮去核,糖漬過後就只剩三分之一多。用乾淨的勺子舀出來放到碗裡,還沒吃呢,就先聞到一股清甜的果香味。

    許黟用筷子夾了一塊吃進嘴裡,口感軟甜,好似黃桃罐頭,但味道不一樣,沒有黃桃罐頭濃郁的香味,反而吃著清涼可口,依舊有潤喉清肺的作用。

    他很驚訝,連忙去到院子裡,摘了一把薄荷回來。

    這薄荷是他從山腳下看到的,便挖回來種在院子裡,沒想到種活了。

    薄荷能清利頭目、疏肝行氣、利咽等諸多功效,還可以用它來治風熱感冒,咳嗽,化痰它有個土名叫“銀丹草”,有的百姓會拿它來當野菜吃。注1

    當菜吃的話,可以拿來煮薄荷粥,炒薄荷飯。三月三時,有的地方民俗會用薄荷、九層塔、雞屎藤等剁碎炒飯,做出來的炒飯味香營養價值高,屬於藥膳之一。

    許黟不做炒飯,他做的不好吃,他拿薄荷泡茶。

    加入金銀花、白菊,再有少許鹽巴,喝著能神清氣爽、解毒敗火。注2

    最近他夜夜挑燈抄錄醫書,睡得比之前的都要晚,他就連著三天摘薄荷泡茶,加上白菊,還能起到清目作用,一舉兩得。

    摘回來的薄荷用清水洗淨,再拿開水燙過,放進到盛著冰水的碗裡,加入一勺糖漬枇杷。

    沒一會,許黟獨創出一道香飲子。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他打算去請幾個相熟的人過來品嚐。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