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幹扣面 作品

135.第134章 安城爆火

    第134章 安城爆火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最後的這一段話,正是程行想對姜鹿溪說的話,也是程行對她最真摯的祝福。
 

    這個女孩兒的前半生實在是太苦了,在前世,她有了燦爛的前程,卻沒有一個朋友,也沒有一個能相互扶持相互攜手走下去的愛人。
 

    幸福,姜鹿溪應該是沒有的。
 

    但凡幸福,誰又會在大好年華里,把以後的人生交給虛無縹緲的佛祖。
 

    在原先的彩排裡,兩人始終都是面對著觀眾的。
 

    姜鹿溪沒有想到程行會在朗誦最後一段時轉身望向她。
 

    看向程行望過來的溫暖眼神,姜鹿溪愣了愣。
 

    “別發愣了,彎腰致謝吧。”程行拿開話筒,然後小聲說道。
 

    姜鹿溪點了點頭,然後兩人彎腰向著觀眾席致謝。
 

    她知道,程行這最後一段話,是說給她聽的。
 

    隨著程行跟姜鹿溪這兩個安城一中最出名的兩個學生壓軸的詩歌朗誦結束,安城一中的這次元旦迎新匯演正式結束。
 

    主持人沈月登臺,她看著手中的稿子,說道“這一年的安城一中是輝煌的,我們有學生在八省聯考的競賽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姜鹿溪同學被華清大學提前錄取,程行同學的文章,也在江淮大地上閃耀。這一年,我們有了電腦室,我們的元旦文藝匯演第一次在校內舉辦。請大家期待明年,明年的安城一中,一定會更好。”
 

    臺下爆發了雷鳴般的掌聲。
 

    這一屆的安城一中,註定會在歷史上留名。
 

    “元旦快樂。”下了舞臺之後,程行對著她笑道。
 

    “嗯,元旦快樂。”姜鹿溪也道。
 

    元旦結束,距離農曆新年也就不遠了。
 

    差不多也就一個月的時間了。
 

    而在接下來的一週時間裡,安城賣瘋了。
 

    自從安城在市裡的各大書店上架之後,靠著自來水和翻閱過後的人口口相傳火了之後,這本的出版社,安城文藝出版社隨後放出了一個重量級的大招。
 

    當知道安城這本的作者,就是發表過燈火安河,年僅十七歲的程行之後,在省內眾多媒體的報道下,首發的三千本直接被搶購一空。
 

    而在其後的一週內,安城文藝出版社在眾多家書店機構的訂購之下,直接將首印的五萬冊全部發行了出去,但也只用了一週的時間就全都賣光了。
 

    這是安城文藝出版社的總編葉勝光也沒有想到的事情,他對程行的這本安城很看好,在安城上架試水大獲成功之後,他也覺得首印的五萬冊,就算是賣的再火,也得花費最少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全部賣出去。
 

    因為最先上架的三千本,前六天,就算是反響不錯,在市裡也只賣了兩千本,最後一千本之所以能一天之內賣出去,還是因為藉助程行的名氣,把程行是這本書作者的消息暴露了出去,但現在一天的銷售就將近一萬冊,也太誇張了吧。
 

    縱觀安城文藝出版社的歷史,最暢銷的一本,還是如今的安城文化局的局長陳實在2城內城外。
 

    這本在01年的銷售量達到了五萬冊,不僅在安城,在徽州省內都算是那一年的暢銷級作品,算是在徽州省內很出名的一本。
 

    但陳實的這本城內城外也是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達到了五萬冊的銷售量,當年發行第一個月的銷售量也才只不過一萬冊。
 

    而程行的安城,從上架三千本到各大書店試水,到現在銷售量達到五萬冊,也只不過才過去了半個月的時間。
 

    當安城在徽州省內爆火後,全國各大書店的購書電話開始紛至沓來,不只是書店了,國內各大網站上的電商,也紛紛尋求合作。
 

    這已經不是一家下級出版社能夠解決的事情了,因為他們的印刷廠根本滿足不了現在市場的需求,他們首印的這五萬冊,從程行把完稿交出來之後,他們可是連續印刷了半個月,才印刷出這五萬冊。
 

    因此安城文藝出版社的上級出版社,也就是徽州省文藝出版社這家省級出版社直接參與了進來,他們一方面令省內各大合作的印刷廠抓緊印刷,一方面也在動用他們合作的各種資源去宣發推廣程行的安城。
 

    只要不是傻子,誰都知道這本書如今的價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安城這把火,已經從安城市燃燒到了徽州省,現在又在從徽州省,向著全國蔓延,在這農曆最後一個月的時間裡,誰都不知道這把火最終能燒到哪裡。
 

    但葉勝光他們這些安城文藝出版社的人都知道,哪怕是隻靠著如今賣出去的五萬冊,安城文藝出版社也能保住了。
 

    要知道,這一年哪怕是省城的徽州文藝出版社,也沒有出過一本銷售量達到五萬冊以上的書,哪怕是堪堪接近五萬冊門檻的書,還是往年的經典老書。
 

    陳青週五回到家裡時,陳實就遞給了她一本安城。
 

    “這是什麼”陳青換好鞋子坐在沙發上問道。